Python机器学习从ResNet到DenseNet示例详解

那么下面是对“Python机器学习从ResNet到DenseNet示例详解”这篇攻略的详细讲解。

文章概述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使用Python实现机器学习中常用的ResNet和DenseNet网络,并提供了相应的代码示例。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ResNet网络的实现,第二部分介绍了DenseNet网络的实现。

ResNet示例说明

ResNet网络简介

ResNet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深度残差网络模型,它解决了网络深度增加导致的梯度消失和过拟合现象。ResNet跟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相比,引入了快捷连接机制,使网络在深度增加的同时还能够保持较高的准确率,并且更加容易训练。

ResNet网络实现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导入相关的Python库,包括numpy、matplotlib和tensorflow等。

然后,我们需要定义一个ResNet网络模型,其中包括了一些基本的卷积、池化和BatchNormalization等层。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网络层数和卷积核大小等参数。

接着,我们需要完成模型的编译和训练。在模型编译时,我们需要指定损失函数、优化器和评估指标等参数。在模型训练时,我们需要指定训练数据、批次大小、训练轮数等参数,并使用fit()方法进行训练。

最后,我们需要使用test()方法对模型进行测试,并计算出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

ResNet代码示例

下面是ResNet的Python代码示例:

# 导入相关库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s

# 定义ResNet网络模型
def resnet_model(input_shape, num_classes, num_layers):
    inputs = layers.Input(shape=input_shape)

    # 前面的卷积层
    x = layers.Conv2D(64, 7, strides=2,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inputs)
    x = layers.MaxPooling2D(pool_size=3, strides=2, padding='same')(x)

    # 根据输入的num_layers参数构建网络
    for i in range(num_layers):
        # 块中的第一层
        shortcut = x
        x = layers.Conv2D(64, 1, strides=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x)

        # 块中的第二层
        x = layers.Conv2D(64, 3, strides=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x)

        # 块中的第三层
        x = layers.Conv2D(256, 1, strides=1, padding='same', activation=None)(x)

        # 将shortcut与x相加
        x = layers.add([x, shortcut])
        x = layers.Activation('relu')(x)

    # 后面的全局平均池化层和全连接层
    x = layers.GlobalAveragePooling2D()(x)
    outputs = layers.Dense(num_classes, activation='softmax')(x)

    # 定义模型
    model = models.Model(inputs, outputs, name='resnet')

    return model

# 定义训练数据和标签
train_data = np.random.rand(100, 32, 32, 3)
train_labels = np.random.randint(0, 10, size=(100,))

# 定义模型参数
input_shape = (32, 32, 3)
num_classes = 10
num_layers = 10

# 定义并编译模型
model = resnet_model(input_shape, num_classes, num_layers)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train_data, train_labels, epochs=10, batch_size=32)

# 测试模型
test_data = np.random.rand(20, 32, 32, 3)
test_labels = np.random.randint(0, 10, size=(20,))
test_loss, test_acc = model.evaluate(test_data, test_labels, verbose=2)
print('Test accuracy:', test_acc)

DenseNet示例说明

DenseNet网络简介

DenseNet是一种基于密集连接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将所有层连接在一起,使得网络中的每层都能够直接接受来自先前所有层的输入,并且避免了信息流动的瓶颈问题。这种网络结构不仅大幅度减少了参数数量,还提升了模型的表现能力和泛化能力。

DenseNet网络实现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导入相关的Python库,包括numpy、matplotlib和tensorflow等。

然后,我们需要定义一个DenseNet网络模型,其中包括了一些基本的卷积、池化和BatchNormalization等层。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网络层数、增长率和卷积核大小等参数。

接着,我们需要完成模型的编译和训练。在模型编译时,我们需要指定损失函数、优化器和评估指标等参数。在模型训练时,我们需要指定训练数据、批次大小、训练轮数等参数,并使用fit()方法进行训练。

最后,我们需要使用test()方法对模型进行测试,并计算出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

DenseNet代码示例

下面是DenseNet的Python代码示例:

# 导入相关库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s

# 定义DenseNet网络模型
def dense_net(input_shape, num_classes, num_layers, growth_rate):
    inputs = layers.Input(shape=input_shape)

    # 前面的卷积层
    x = layers.Conv2D(64, 7, strides=2,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inputs)
    x = layers.MaxPooling2D(pool_size=3, strides=2, padding='same')(x)

    # 根据输入的num_layers参数构建网络
    feature_maps = [64]
    for i in range(num_layers):
        # 第i个dense block
        x, num_channels = dense_block(x, growth_rate, 6)

        # 记录feature map的数量
        feature_maps.append(num_channels)

        # 添加transition layer
        if i != num_layers-1:
            x = transition_layer(x)

    # 后面的全局平均池化层和全连接层
    x = layers.BatchNormalization()(x)
    x = layers.Activation('relu')(x)
    x = layers.GlobalAveragePooling2D()(x)
    x = layers.Dense(num_classes, activation='softmax')(x)

    # 定义模型
    model = models.Model(inputs, x, name='densenet')

    return model

# 定义dense block层
def dense_block(x, growth_rate, num_layers):
    for i in range(num_layers):
        y = layers.BatchNormalization()(x)
        y = layers.Activation('relu')(y)
        y = layers.Conv2D(4*growth_rate, 1, strides=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y)
        y = layers.Conv2D(growth_rate, 3, strides=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y)
        x = layers.concatenate([x, y])

    # 计算输出feature map的数量
    num_channels = x.shape[-1]

    return x, num_channels

# 定义transition layer层
def transition_layer(x):
    x = layers.BatchNormalization()(x)
    x = layers.Activation('relu')(x)
    x = layers.Conv2D(x.shape[-1]//2, 1, strides=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x)
    x = layers.AveragePooling2D(pool_size=2, strides=2, padding='same')(x)

    return x

# 定义训练数据和标签
train_data = np.random.rand(100, 32, 32, 3)
train_labels = np.random.randint(0, 10, size=(100,))

# 定义模型参数
input_shape = (32, 32, 3)
num_classes = 10
num_layers = 4
growth_rate = 32

# 定义并编译模型
model = dense_net(input_shape, num_classes, num_layers, growth_rate)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train_data, train_labels, epochs=10, batch_size=32)

# 测试模型
test_data = np.random.rand(20, 32, 32, 3)
test_labels = np.random.randint(0, 10, size=(20,))
test_loss, test_acc = model.evaluate(test_data, test_labels, verbose=2)
print('Test accuracy:', test_acc)

以上就是本文对“Python机器学习从ResNet到DenseNet示例详解”的完整攻略,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Python机器学习从ResNet到DenseNet示例详解 - Python技术站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5日
下一篇 2023年5月15日

相关文章

  • 深度学习原理与框架-卷积网络细节-迁移学习 1.冻结层数,只进行部分层的训练

    迁移学习:主要有3类,      第一类,使用别人训练好的权重参数,作为初始化权重参数,进行接下来的训练      第二类:使用别人训练好的权重参数,冻结预测层之前的所有的权重参数,进行接下来的训练      第三类:使用别人训练好的权重参数,即finetune,不冻结最后一个卷积层和全连接层,对这两个层进行参数的更新和训练 代码:使用keras框架进行的参…

    2023年4月8日
    00
  • GCN 图神经网络使用详解 可视化 Pytorch

    下面是关于GCN图神经网络使用详解及其可视化的攻略,包含两个示例说明。 示例1:定义GCN图神经网络类 以下是一个定义GCN图神经网络类的示例: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from torch_geometric.nn import GCNConv c…

    卷积神经网络 2023年5月16日
    00
  • Deep Learning 学习随记(七)Convolution and Pooling –卷积和池化

    图像大小与参数个数: 前面几章都是针对小图像块处理的,这一章则是针对大图像进行处理的。两者在这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小图像(如8*8,MINIST的28*28)可以采用全连接的方式(即输入层和隐含层直接相连)。但是大图像,这个将会变得很耗时:比如96*96的图像,若采用全连接方式,需要96*96个输入单元,然后如果要训练100个特征,只这一层就需要96*96*…

    卷积神经网络 2023年4月8日
    00
  • 卷积理论 & 高维FWT学习笔记

    之前做了那么多生成函数和多项式卷积的题目,结果今天才理解了优化卷积算法的实质。 首先我们以二进制FWT or作为最简单的例子入手。 我们发现正的FWT or变换就是求$\hat{a}_j=\sum_{i\in j}a_i$,即子集和,那这个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假设$a$到$\hat{a}$的转移矩阵为$X$,则 $$(\sum_{j}X_{i,j}a_j)*…

    卷积神经网络 2023年4月8日
    00
  • 对Keras中predict()方法和predict_classes()方法的区别说明

    首先,需要明确Keras是一个高级的深度学习框架,它封装了底层的深度学习工具,使得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训练和测试变得更加简单易用。在Keras中,predict()和predict_classes()是两个常用的方法来进行模型预测,它们的区别如下。 predict()方法 predict()方法用于对给定的输入数据进行模型预测,并返回预测结果,返回的结果是一…

    卷积神经网络 2023年5月15日
    00
  • InceptionNet提出了1×1卷积核

    1.Inceptionnet的借鉴点 Inception结构快在同一层网络中使用多个尺寸的卷积核,可以提取不同尺寸的特征,提升感知力(通过 padding 实现输出特征面积一致);使用 1 * 1 卷积核,作用到输入特征图的每个像素点,通过设定少于输入特征图深度的1*1卷积核的个数,减少了输出特征图的深度,起到了降维的作用,减少了参数量和计算量,即改变输出特…

    2023年4月8日
    00
  • 图像处理-线性滤波-1 基础(相关算子、卷积算子、边缘效应)

    这里讨论利用输入图像中像素的小邻域来产生输出图像的方法,在信号处理中这种方法称为滤波(filtering)。其中,最常用的是线性滤波:输出像素是输入邻域像素的加权和。   1.相关算子(Correlation Operator)        定义:,  即 ,其中h称为相关核(Kernel).            步骤:         1)滑动核,使其…

    2023年4月8日
    00
  • YOLOv5中SPP/SPPF结构源码详析(内含注释分析)

    让我详细讲解一下“YOLOv5中SPP/SPPF结构源码详析(内含注释分析)”的完整攻略,过程中将包含两个示例说明。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SPP(Spatial Pyramid Pooling)结构的定义。SPP结构是一种特殊的池化层,目的是在不同尺度下对图像进行池化(Pooling)。这种结构可以在不同尺寸的特征图上利用ROI池化不同尺度下的特征信息,提高…

    卷积神经网络 2023年5月15日
    00
合作推广
合作推广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