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Python实现的最频繁使用的聚类算法

yizhihongxing

10个Python实现的最频繁使用的聚类算法

聚类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它将数据集中对象分成不同的组或簇,使得同一组内的对象相似度较高,同组之间的对象相似度较低。Python中有许多聚类算法的实现,本文将详细讲解10个Python实现最频繁使用的聚类算法的完整攻略,包括算法原理、Python实现过程和示例说明。

1. K-Means算法

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K个簇,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距离中心点最近,不同簇之间的对象距离中心点最远。K-Means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

  1. 随机选择K个中心点。
  2. 将每个对象分配到距离最近的中心点所在的簇。
  3. 重新计算簇的中心点。
  4. 重复步骤2-3,直到簇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K-Means算法: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 加载数据集
data = [[1, 2], [1, 4], [1, 0], [4, 2], [4, 4], [4, 0]]

# 创建KMeans模型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2, random_state=0)

# 训练模型
kmeans.fit(data)

# 预测结果
labels = kmeans.predict(data)
print(labels)

其中,data表示数据集,n_clusters表示簇的个数。执行上述代码后,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

示例1

假设需要对一个二维数据集进行聚类。可以使用上述代码实现K-Means算法。具体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 加载数据集
data = np.loadtxt('data.csv', delimiter=',')
X = data[:, :-1]

# 创建KMeans模型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2, random_state=0)

# 训练模型
kmeans.fit(X)

# 预测结果
labels = kmeans.predict(X)

# 可视化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labels)
plt.show()

其中,data.csv表示数据文件,最后一列为目标变量。执行上述代码后,可以得到聚类模型的可视化结果。

2. DBSCAN算法

DBSCAN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若干个簇,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密度较高,不同簇之间的对象密度较低。DBSCAN算法的现过程如下:

  1. 随机选择一个未被访问的对象。
  2. 找到以该对象为中心,半径为eps的邻域内的所有对象。
  3. 如果该邻域内的对象数量大于等于MinPts,则将该对象加入到一个新的簇中,并将该邻内的所有对象加入到该簇中。
  4. 重复步骤2-3,直到所有对象都被访问过。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DBSCAN算法: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 加载数据集
data = [[1, 2], [1, 4], [1, 0], [4, 2], [4,4], [4, 0]]

# 创建DBSCAN模型
dbscan = DBSCAN(eps=1, min_samples=2)

# 训练模型
dbscan.fit(data)

# 预测结果
labels = dbscan.labels_
print(labels)

其中,data表示数据集,eps表示邻域半径,min_samples表示邻内的最小对象数量。执行上后,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

示例2

假设需要对一个二维数据集进行聚类。可以使用上述代码实现DBSCAN算法。具体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 加载数据集
data = np.loadtxt('data.csv', delimiter=',')
X = data[:, :-1]

# 创建DBSCAN模型
dbscan = DBSCAN(eps=0.5, min_samples=5)

# 训练模型
dbscan.fit(X)

# 预测结果
labels = dbscan.labels_

# 可视化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labels)
plt.show()

其中,data.csv表示数据文件,最后一列为目标变量。执行上述代码后,可以得到聚类模型的可视化结果。

3. 层次聚类算法

层次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聚类算法,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一棵树,树的每个表示一个簇,树的叶子节点表示一个对象。层次聚类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

  1. 将每个对象看作一个簇。
  2. 计算任意两个簇之间的距离。
  3. 将距离最近的两个簇合并成一个新的簇。
  4. 重复步骤2-3直到所有对象都被合并成一个簇。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层次聚类算法: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AgglomerativeClustering

# 加载数据集
data = [[1 2], [1, 4], [1, 0], [4, 2], [4, 4], [4, 0]]

# 创建AgglomerativeClustering模型
agg = AgglomerativeClustering(n_clusters=2)

# 训练模型
agg.fit(data)

# 预测结果
labels = agg.labels_
print(labels)

其中,data表示数据集,n_clusters表示簇的个数。执行上述代码后,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

示例3

假设需要对一个二维数据集进行聚类。可以使用上述代码实现层次聚类算法。具体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AgglomerativeClustering

# 加载数据集
data = np.loadtxt('data.csv', delimiter=',')
X = data[:, :-1]

# 创建AgglomerativeClustering模型
agg = AgglomerativeClustering(n_clusters=2)

# 训练模型
agg.fit(X)

# 预测结果
labels = agg.labels_

# 可视化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labels)
plt.show()

其中,data.csv表示数据文件,最后一列为目标变量。执行上述代码后,可以得到聚类模型的可视化结果。

4. Mean Shift算法

Mean Shift算法是一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若干个簇,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密度较高,不同簇之间的对象密度较低。Mean Shift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

  1. 随机选择一个未被问的对象。
  2. 计算以对象为中心,半径为bandwidth的邻域内的所有的均值。
  3. 将该均值新的中心点。
  4. 重步骤2-3,直到中心点不再发生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Mean Shift算法: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MeanShift

# 加载数据集
data = [[1, 2], [1, 4], [1, 0], [4, 2], [4, 4], [4, 0]]

# 创建MeanShift模型
ms = MeanShift(bandwidth=1)

# 训练模型
ms.fit(data)

# 预测结果
labels = ms.labels_
print(labels)

其中,data表示数据集,bandwidth表示邻域半径。执行上述代码后,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

示例4

假设需要对一个二维数据集进行聚类。可以使用上述代码实现Mean Shift算法。具体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MeanShift

# 加载数据集
data = np.loadtxt('data.csv', delimiter=',')
X = data[:, :-1]

# 创建MeanShift模型
ms = MeanShift(bandwidth=0.5)

# 训练模型
ms.fit(X)

# 预测结果
labels = ms.labels_

# 可视化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labels)
plt.show()

其中,data.csv表示数据文件,最后一列为目标变量。执行上述代码后,可以得到聚类模型的可视化结果。

5. Spectral Clustering算法

Spectral Clustering算法是一种基于图论的聚类算法,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若干个簇,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相似度较不同簇之间的对象相似度较低。Spectral Clustering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

  1. 构建相似度矩阵。
  2. 构建拉普拉斯矩阵。
  3. 对拉普拉斯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得到特征向。
  4. 将特征向量作为新的数据集,使用K-Me算法进行聚类。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Spectral Clustering算: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SpectralClustering

# 加载数据集
data = [[1, 2], [1, 4], [1, 0], [4, 2], [4, 4], [4, 0]]

# 创建SpectralClustering模型sc = SpectralClustering(n_clusters=2, affinity='nearest_neighbors')

# 训练模型
sc.fit(data)

# 预测结果
labels = sc.labels_
print(labels)

其中,data表示数据集,_clusters表示簇的个数,affinity表示相似度矩阵的算方法。执行上述代码后,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

示例5

假设需要对一个二维数据集进行聚类。可以使用上述代码实现Spectral Clustering算法。具体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SpectralClustering

# 加载数据集
data = np.loadtxt('data.csv', delimiter=',')
X = data[:, :-1]

# 创建SpectralClustering模型
sc = SpectralClustering(n_clusters=2, affinity='nearest_neighbors')

# 训练模型
sc.fit(X)

# 预测结果
labels = sc.labels_

# 可视化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labels)
plt.show()

其中,data.csv表示数据文件,最后一列为目标变量。执行上述代码后,可以得到聚类模型的可视化结果。

6. Affinity Propagation算法

Affinity Propagation算法是一种基于图论的聚类算法,它将数据中的对象分成若干簇,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相似度较高,不同簇之间的对象相似度较低。inity Propagation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

  1. 初始化簇的中心点。
  2. 计算每个对象与每个中心点之间的相似度。
  3. 更新每个对象的归属簇和每个簇的中心点4.重复步骤2-3,直到簇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的代次数。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代码实现inity Propagation算法: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AffinityPropagation

# 加载数据集
data = [[1, 2], [1, 4], [1, 0], [, 2], [4, 4], [4, 0]]

# 创建AffinityPropagation模型
ap = AffinityPropagation()

# 训练模型
ap.fit(data)

# 预测结果
labels = ap.labels_
print(labels)

其中,data表示数据集。执行上述代码后,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标签。

示例6

假设需要对一个二维数据集进行聚类。可以使用上述代码实现Affinity Propagation算法。具体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AffinityPropagation

# 加载数据集
data = np.loadtxt('data.csv', delimiter=',')
X = data[:, :-1]

# 创建AffinityPropagation模型
ap = AffinityPropagation()

# 训练模型
ap.fit(X)

# 预测结果
labels = ap.labels_

# 可视化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labels)
plt.show()

其中,data.csv表示数据文件,最后一列为目标变量。执行上述代码后,可以得到聚类模型的可视化结果。

7. Birch算法

Birch法是一种基于层次聚类的聚类算法,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若干个簇,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相似度较高,不同簇之间的对象相似度较低。Birch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

  1. 将每个对象看作一个簇。
  2. 将每个簇看作一个B树节点。
  3. 递归地将B树节点合并成更大的节点,直到根节点的大小小于等于预定的阈值。
  4. 对B树叶子节点进行K-Means聚类。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Birch算法:

```python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Birch

加载数据集

data = [[1, 2], [1,4 [1, 0], [4, 2], [4, 4], [4 0]]

创建Birch模型

birch = Birch(n_clusters=2)

训练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10个Python实现的最频繁使用的聚类算法 - Python技术站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3日
下一篇 2023年5月13日

相关文章

  • 使用python BeautifulSoup库抓取58手机维修信息

    使用Python Beautiful Soup库抓取58手机维修信息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 Beautiful Soup库抓取58手机维修信息。我们将提供两个示例,演示如何获取手机维修店铺信息和维修服务信息。 获取网页内容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如何使用Python获取58手机维修网站的网页内容: import requests url = ‘h…

    python 2023年5月15日
    00
  • Python3实现的回文数判断及罗马数字转整数算法示例

    下面我将对“Python3实现的回文数判断及罗马数字转整数算法示例”的完整攻略进行详细讲解。 回文数判断 算法实现思路 回文数具有对称的特点,例如121、1221等。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回文数的思路是将其反转后,若与原数相等则为回文数。 因为Python中字符串可以直接进行反转,所以可以将整数转换为字符串,然后反转后比较即可。 代码实现 def isPalind…

    python 2023年6月5日
    00
  • python自动化操作之动态验证码、滑动验证码的降噪和识别

    Python自动化操作之动态验证码、滑动验证码的降噪和识别 什么是动态验证码和滑动验证码? 动态验证码和滑动验证码是常见的防止自动化操作的方式。动态验证码是指,验证码在输入之前会动态地改变,比如验证码的旋转角度、字体颜色等。滑动验证码是指,用户需要将图片中的某一个小块通过拖动的方式移动到正确的位置才能够通过验证。 如何降噪和识别动态验证码和滑动验证码? 1.…

    python 2023年6月6日
    00
  • Python通过2种方法输出带颜色字体

    当我们想在Python中输出有颜色的字体时,在控制台输出语句后,可以使用一些转义字符来控制字体的颜色和显示格式。而在Python中,有两种输出颜色字体的方式,具体如下: 1. 使用ANSI转义字符 在控制台输出时可以使用ANSI转义字符来实现颜色字体的输出。在Python中可以使用print函数来输出带有ANSI转义字符的字符串,下面是一个使用ANSI转义字…

    python 2023年6月5日
    00
  • Python将CSV文件转化为HTML文件的操作方法

    将CSV文件转换为HTML文件是一种将数据可视化的方法。下面是Python将CSV文件转换为HTML文件的操作方法: 使用pandas库将CSV文件转换为HTML文件 pandas是一个强大的数据处理库,可以轻松地将CSV文件转换为HTML文件。以下是一个将CSV文件转换为HTML文件的示例: import pandas as pd # 读取CSV文件 df…

    python 2023年5月14日
    00
  • Python生成随机数的方法详解(最全)

    Python生成随机数的方法详解(最全) 在Python中,生成随机数有多种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Python中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及其用法。 random模块 random是Python中用于生成随机数的模块,它提供了多种生成随机数的函数,包括生成整数随机数、生成浮点随机数、生成随机字符串等。 生成整数随机数 使用random.randint(a, b)可以生成…

    python 2023年6月3日
    00
  • python实现贝叶斯推断的例子

    贝叶斯推断的基本原理 贝叶斯推断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统计推断方法,它可以用于估计未知参数、预测未来事件等。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实现贝叶斯推断的例子,并提供两个示例说明。 贝叶斯推断基本原理是根据已知的先验概和新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后验概率。具体来说,贝叶斯断的步骤如下: 确定先验概: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确定未知参数的先验概率分布。 收集观测数据:收集新…

    python 2023年5月14日
    00
  • Python利用yield form实现异步协程爬虫

    让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Python利用yield from实现异步协程爬虫”的完整攻略。 什么是异步协程 在介绍异步协程之前,先了解一下同步、异步、阻塞和非阻塞的概念。 同步指的是调用一个函数时需要等待其执行结束后才能执行下一步操作; 异步指的是调用一个函数时不需要等待其执行结束,会继续执行下一步操作,但是需要一个通知机制告诉调用者何时执行结束; 阻塞指的是…

    python 2023年6月3日
    00
合作推广
合作推广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