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神经网络示例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example)

假设,有一张大小为 32×32×3 的输入图片,这是一张 RGB 模式的图片,你想做手写体数字识别。 32×32×3 的 RGB 图片中含有某个数字,比如 7,你想识别它是从 0-9 这 10 个字中的哪一个,我们构建一个神经网络来实现这个功能。

输入是 32×32×3 的矩阵,假设第一层使用过滤器大小为 5×5,步幅是 1, padding是 0,过滤器个数为 6,那么输出为 28×28×6。将这层标记为 CONV1,它用了 6 个过滤器,增加了偏差,应用了非线性函数,可能是 ReLU 非线性函数,最后输出 CONV1 的结果。

1-10 卷积神经网络示例

然后构建一个池化层,这里选择用最大池化,参数f = 2, s = 2,因为 padding 为 0。现在开始构建池化层,最大池化使用的过滤器为 2×2,步幅为 2,表示层的高度和宽度会减少一半。因此, 28×28 变成了 14×14,通道数量保持不变,所以最终输出为 14×14×6,将该输出标记为 POOL1。

1-10 卷积神经网络示例

卷积有两种分类,这与所谓层的划分存在一致性。一类卷积是一个卷积层和一个池化层一起作为一层,这就是神经网络的 Layer1。另一类卷积是把卷积层作为一层,而池化层单独作为一层。人们在计算神经网络有多少层时,通常只统计具有权重和参数的层。因为池化层没有权重和参数,只有一些超参数。这里,我们把 CONV1和 POOL1 共同作为一个卷积,并标记为 Layer1。

我们再为它构建一个卷积层,过滤器大小为 5×5,步幅为 1,这次我们用 16 个过滤器,最后输出一个 10×10×16 的矩阵,标记为 CONV2。

然后做最大池化,超参数f = 2, s = 2。高度和宽度会减半,最后输出为 5×5×16,标记为 POOL2,这就是神经网络的第二个卷积层,即 Layer2。

1-10 卷积神经网络示例

 

5×5×16 矩阵包含 400 个元素,现在将 POOL2 平整化为一个大小为 400 的一维向量。我们可以把平整化结果想象成这样的一个神经元集合,然后利用这 400 个单元构建下一层。下一层含有 120 个单元,这就是我们第一个全连接层,标记为 FC3。这 400 个单元与 120 个单元紧密相连,这就是全连接层。这是一个标准的神经网络。它的权重矩阵为${{rm{W}}^{[3]}}$ , 维度为 120×400。 这就是所谓的“全连接”,因为这 400 个单元与这 120 个单元的每一项连接,还有一个偏差参数。最后输出 120 个维度,因为有 120 个输出。

1-10 卷积神经网络示例

然后我们对这个 120 个单元再添加一个全连接层,这层更小,假设它含有 84 个单元,标记为 FC4。

1-10 卷积神经网络示例

最后,用这 84 个单元填充一个 softmax 单元。如果我们想通过手写数字识别来识别手写 0-9 这 10 个数字,这个 softmax 就会有 10 个输出。

此例中的卷积神经网络很典型,看上去它有很多超参数,关于如何选定这些参数,常规做法是,尽量不要自己设置超参数,而是查看文献中别人采用了哪些超参数,选一个在别人任务中效果很好的架构,那么它也有可能适用于你自己的应用程序。

1-10 卷积神经网络示例

随着神经网络深度的加深,高度${n_H}$和宽度${n_W}$通常都会减少,从 32×32 到 28×28,到 14×14,到 10×10,再到 5×5。所以随着层数增加,高度和宽度都会减小,而通道数量会增加,从 3 到 6 到 16 不断增加,然后得到一个全连接层。

在神经网络中,另一种常见模式就是一个或多个卷积后面跟随一个池化层,然后一个或多个卷积层后面再跟一个池化层,然后是几个全连接层,最后是一个 softmax。这是神经网

络的另一种常见模式。

输入为 32×32×3,这些数做乘法,结果为 3072,所以激活值${a^{[0]}}$有 3072 维。

第一,   池化层和最大池化层没有参数。

第二,   第二卷积层的参数相对较少。

1-10 卷积神经网络示例

观察可发现,随着神经网络的加深,激活值尺寸会逐渐变小,如果激活值尺寸下降太快,也会影响神经网络性能。示例中,激活值尺寸在第一层为 6000,然后减少到 1600,慢慢减少到 84,最后输出 softmax结果。我们发现,许多卷积网络都具有这些属性,模式上也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