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之详解冒泡排序

yizhihongxing

引入

  • 冒泡排序顾名思义,就是像冒泡一样,泡泡在水里慢慢升上来,由小变大。
  • 虽然冒泡排序和冒泡并不完全一样,但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冒泡排序。

思路

  • 一组无序的数组,要求我们从小到大排列
    1. 我们可以先将最大的元素放在数组末尾
    2. 再将第二大的数放在数组的倒数第二个位置
    3. 再将第三大的数放在数组的倒数第三个位置
    4. 以此类推
  • 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将 第 n 大的数 放在 倒数第 n 个位置 ---> 交换
  • 下面是冒泡排序的gif动画,该图来自于菜鸟教程

冒泡排序.gif

实现

提醒

  • 现在我们假设无序数组长度为 n 即下标 [ 0 , n-1 ]
  • 当前元素下标为 i ,下一个元素的下标为 j

第一次遍历 [ 0 , n - 1- 1 ] ---> [ 0 , n -2 ]

  • 如果 当前元素 > 后一个元素 ,那么就交换两个元素 , 再进行下次遍历
  • 如果 当前元素 > 后一个元素 , 直接进行下次遍历
  • 直到遍历完成之后,最大的值就在一次一次的交换中被交换到了数组末尾
  • 思考:为什么是从 0 开始遍历 ,n-2 结束 ?
    1. 因为 j 为 i 的下一个元素下标 ,如果为 [ 0,n-1 ]的话 ,那么当前元素下标就可以为 n - 1,那么下一个元素的下标就为 n ,显然数组下标越界了
    2. 而且正因为是从 [ 0 , n -2] 范围遍历 ,刚好可以保证经过这一轮遍历后 ,最大的数在数组末尾 ( i = n - 2 【即为倒数第二个数】 ,j = i + 1【末尾数】)

第二次遍历 [ 0 , n - 1- 2]----> [ 0 , n -3 ]

  • 经过第一次遍历,我们已经将最大的数移动到了数组末尾,所以,我们不用在去对末尾以确定的数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减少次数,来提高效率
  • 再次引用第一次遍历的步骤

......
最后一次遍历 [ 0 , n - 1 - (n-1) ] ---- > [ 0 , 0 ]

  • 最后一次遍历的情况就是还剩下两个元素未进行排序的情况 ,即下标 0 和 下标 1 未进行排序
  • 只需对这两个元素进行排序后,就完成了这个数组的排序

怎么确定一共需要遍历几次及每次遍历的数组下标范围

  • 遍历次数问题
    • 我们先来做一个假设
      • 如果一个数组只有两个元素,那么应该遍历几次 ? 1 次
      • 如果一个数组只有三个元素,那么应该遍历几次 ? 2次
        • 第一次将最大的数放在最末尾 ,第二次将第二大的数放在倒数第二 , 第三大的元素自然而然就在倒数第三了【即第一个】 ,不用遍历
      • 如果一个数组只有四个元素,那么应该遍历几次 ? 3 次
        • 第一次将最大的数放在最末尾 ,第二次将第二大的数放在倒数第二 , 第三次将第三大的元素放在在倒数第三 ,剩下一个元素,不用排
      • 显而易见,如果有 n 个 元素 ,那么就需要遍历 n - 1 次
  • 每次遍历数组下标
    • 按照上面的实现部分
      • 第一次遍历我们需要数组的下标为 [ 0 , n -2 ]
      • 第二次遍历我们需要数组的下标为 [ 0 , n -3 ]
      • 第三次遍历我们需要数组的下标为 [ 0 , n -4 ]
    • 那么就有一个规律了 ,n - 2 , n - 3 , n - 4
      • 当我们正在进行第一次遍历时,用一个变量保存 m = 1 , 那么第一次遍历下标可以为 [ 0 , n -1 - m ]
      • 当我们正在进行第二次遍历时,用一个变量保存 m = 2 , 那么第一次遍历下标可以为 [ 0 , n -1 - m ]
      • 当我们正在进行第三次遍历时,用一个变量保存 m = 3 , 那么第一次遍历下标可以为 [ 0 , n -1 - m ]
      • 当我们正在进行最后一次遍历时,用一个变量保存 m = n - 1, 那么第一次遍历下标可以为 [ 0 , n -1 - m ] ---> [ 0 , n - 1 - (n -1) ]

代码实现

// 冒泡排序算法
public static int[] bubble(int[] ints){
    // 注意我这里使用的是 <  , 而不是我思路中的  <= , 可以自行更改 ,如果没想明白说明你还没有理解
    // 用 i 来表示一共需要遍历多少次
    for (int i = 0; i < ints.length-1; i++) {
        // 真正开始进行遍历 ,根据 i 的值 不同 ,j 就不同 ,也就是说每次大遍历中小遍历的次数不同
        for (int j = 0; j < ints.length-1-i; j++) {
            // 如果前一个元素 >  后一个元素 ,则交换
            if (ints[j] > ints[j+1]){
                int temp = ints[j];
                ints[j] = ints[j+1];
                ints[j+1] = temp;
            }
            // 继续下次遍历
        }
    }
    return ints;
}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fzdkx/p/17352267.html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排序算法之详解冒泡排序 - Python技术站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5日
下一篇 2023年4月25日

相关文章

  • python实现梯度法 python最速下降法

    下面是详细讲解“Python实现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的完整攻略。 梯度法 梯度法是一种常用的优化算法用于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其基本思想是每一步代中,沿着当前的梯度方向进行下降,以望找到函数的最小值点。 下面是一个Python实现梯度法的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def gradient_descent(f, df, x0, alpha=0…

    python 2023年5月14日
    00
  • Python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实例解析)

    下面是关于“Python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实例解析)”的完整攻略。 1.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简介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是算法效率的两个重要指标。时间复杂度是指算法执行所需的时间,通常用大O表示法表示。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执行所需的内存空间,通常也用大O表示法表示。在算法设计和分析中,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评估…

    python 2023年5月13日
    00
  • python 实现Harris角点检测算法

    下面是详细讲解“Python实现Harris角点检测算法”的完整攻略。 Harris角点检测算法 Harris角点检测算法是一种常用计算机视觉算法,用于检测图像中的角点。该算法通过计算图像中每个像素的Harris响应值,来判断该像素是否为角点。Harris响应函数值越大,说明该像素越有可能是角点。 下面是一个Python实现Harris角点检测算法的示例: …

    python 2023年5月14日
    00
  • 详解顺序查找算法原理与使用方法

    顺序查找算法也叫线性查找算法,是一种非常简单和直观的查找算法。其基本思想是从查找表的一端开始,依次查看其中的每个元素,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者查找完整个表为止。顺序查找算法适用于顺序表和链表等有序或无序的数据结构。 顺序查找算法流程 顺序查找算法的流程如下: 从查找表中的第一个元素开始比对,即从下标为 0 的位置开始。 如果当前元素等于目标元素,则直接返回该元素…

    算法 2023年3月27日
    00
  • JavaScript数据结构与算法之链表

    JavaScript数据结构与算法之链表 什么是链表 链表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它由一个一个的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两个部分:当前节点存储的数据,以及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相比于数组,链表可以实现更加灵活的内存分配,可以动态增加或删除节点,但访问链表中的节点比访问数组要慢。 单向链表 单向链表是最简单的一种链表,它每个节点只有一个指针,指向它的下一个节点。单向…

    数据结构 2023年5月17日
    00
  • C语言顺序表的基本结构与实现思路详解

    C语言顺序表的基本结构与实现思路详解 什么是顺序表 顺序表,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连续的存储空间来存储数据元素的线性表。在顺序表中,每一个数据元素都占用一个连续的存储单元,这些存储单元在物理上连续存放,因此,顺序表实际上就是由一个存储数据元素的数组和记录该数组大小的变量组成的。 顺序表的基本结构 顺序表的定义 “`c #define MAXSIZE 100 /…

    数据结构 2023年5月17日
    00
  • C++ 数据结构超详细讲解顺序表

    C++ 数据结构:超详细讲解顺序表 什么是顺序表 顺序表是一种线性结构,它用一段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线性表中的各个元素。 顺序表的结构 顺序表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元素存储区和表长度信息。元素存储区通常用数组实现,表长度信息记录表中元素的个数。 顺序表的操作 常见的顺序表操作包括: 初始化操作 插入操作 删除操作 查找操作 遍历操作 初始化顺序表 初始化…

    数据结构 2023年5月17日
    00
  • 数据结构 中数制转换(栈的应用)

    数据结构 中数制转换(栈的应用) 1. 什么是数制转换? 数制转换是从一种数字表示方式(即一种进位制,如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转化为另一种数字表示方式的过程。在数制转换中,可以使用栈这种数据结构来进行转换的具体实现。 2. 根据位值权重的转换方法 2.1. 十进制转换为其他进制 2.1.1. 除余法 将十进制数不断除以目标进制的基数,比如2(表…

    数据结构 2023年5月17日
    00
合作推广
合作推广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