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5.5.49 大内存优化配置文件优化详解
背景
随着数据量的增长,MySQL 数据库所使用的内存也变得越来越多,如果不对MySQL 进行优化,可能会使数据库性能严重下降。本文将介绍如何针对MySQL 5.5.49版进行大内存优化和配置文件优化,以提高MySQL的性能。
大内存优化
MySQL的大内存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与系统内存的交互
在MySQL的大内存优化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与系统内存的交互。因为MySQL需要频繁的申请和释放内存,而这些内存分配操作的效率直接影响了MySQL的性能。在Linux系统下,内存模型涉及到的主要因素是vm.overcommit_ratio。默认情况下,该参数的值是50%(如图1),我们可以通过修改该参数的值来提高MySQL的性能。
# 查看vm.overcommit_ratio
$ cat /proc/sys/vm/overcommit_ratio
50
# 修改vm.overcommit_ratio值为10%
$ echo 10 > /proc/sys/vm/overcommit_ratio
2. 内存分配大小
在MySQL中,内存的分配和释放是通过malloc和free这两个系统函数实现的。由于malloc调用的动态内存分配策略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MySQL的性能下降。我们可以在MySQL中通过调整该参数的值来提高内存分配效率。
# 设置内存分配大小为1 MB
$ set global innodb_buffer_pool_chunk_size = 1073741824;
3. 使用回收内存
MySQL中通过使用回收内存功能来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回收内存是在MySQL在启动时启动的,它通过执行一些检测来发现被误用或者闲置的内存,然后将其回收。这样就可以有始有终地维护MySQL中的内存资源,从而可以提高MySQL的性能。在MySQL列出了以下回收内存相关的变量:
- innodb_buffer_pool_instances: 设定分配给InnoDB缓冲池的内存块数目。
- innodb_lru_scan_depth: 设定InnoDB在每次LRU扫描时从LRU链表中删除的页面数。
- innodb_old_blocks_pct: 设定InnoDB缓冲池的页面是新的或是旧的页面的比率。
- innodb_old_blocks_time: 设定InnoDB缓冲池中的数据块在成为不活动块之后可以存在多长时间。
例如,如果需要回收InnoDB缓冲池中的内存,我们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SET GLOBAL innodb_buffer_pool_dump_now = 1;
SET GLOBAL innodb_buffer_pool_load_now = 1;
配置文件优化
在MySQL优化中,通过配置文件调整参数也是非常重要的。假设我们拥有一台内存为64GB的服务器,并安装了MySQL 5.5.49版本。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编辑/etc/my.cnf文件:
[mysqld]
basedir = /usr/local/mysql
datadir = /var/lib/mysql
# 改变缓冲区的大小,它将通过mysql自动调整。
sort_buffer_size = 2M
read_buffer_size = 2M
# 指定打开文件的数量
open_files_limit = 2048
# 下面这个设置只会在linux下生效
thread_cache_size = 4
# 没有索引的表最多占用内存的总量
tmp_table_size = 32M
max_heap_table_size= 32M
# 配置缓存池大小为512M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512M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8M
innodb_write_io_threads = 2
innodb_read_io_threads = 2
总结
本文中我们介绍了MySQL 5.5.49版的大内存优化和配置文件优化,主要包括与系统内存的交互、内存分配大小、使用回收内存以及配置文件优化等方面。通过这些优化手段,可以提高MySQL的性能。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MySQL 5.5.49 大内存优化配置文件优化详解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