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InnoDB索引扩展详解
InnoDB是MySQL中,一个常用的事务性存储引擎,也是MySQL5.5版本以后默认的存储引擎。InnoDB对于数据的存储以及索引都有自己的特定优化策略,本文主要探讨InnoDB在索引扩展上的优化方式。
InnoDB的索引类型
InnoDB支持B-Tree
索引(默认)、全文索引,以及R-Tree
索引和哈希索引。
B-Tree(默认)
B-Tree是InnoDB默认的索引类型。B-Tree索引又分为聚集索引和辅助索引。聚集索引的叶子节点存储的是整个表中的行数据,而辅助索引的叶子节点仅仅存储索引值和对应的主键值。
B-Tree索引适用于离散数据类型,比如数字和字符串,但是不适用于范围查询和全文搜索。
R-Tree
R-Tree索引适用于GIS和空间数据类型,通过R-Tree,将空间数据转化为平面上的多维点来处理。
哈希索引
哈希索引主要用于等值查询,一旦查询条件不为等值查询,哈希索引就无法发挥作用。
全文索引
全文索引适用于对文本类型的字段进行搜索,InnoDB默认沿用了MySQL的MyISAM存储引擎的全文索引。
InnoDB索引扩展
InnoDB在B-Tree索引的基础之上,对于索引的扩展,引入了自适应哈希索引(ADI)
以及预计数器(PSA)
。
自适应哈希索引
自适应哈希索引是InnoDB在运行期间动态创建的哈希索引,用于加速等值查询。当某个表上同一个等值查询的查询次数超过了一个阈值,InnoDB会自动创建基于该列的哈希索引。
例如,下面的users表格,可以使用ALTER TABLE
命令,在age列上创建哈希索引:
ALTER TABLE users ADD INDEX HASH(age);
为了查看哈希索引是否生效,执行以下查询语句: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age = 31;
如果返回结果中有Using index
或者Using index condition
,则说明已经使用了哈希索引。
预计数器
InnoDB引入了预计数器,用于优化查找、扫描以及缓存的阈值计算。预计数器以3个值为基础:
- count:上一次模糊计数结果
- expected:上一次扫描的期望值
- variation:上一次计数与期望值相差的值
基于上面的值,InnoDB对于下一次查询会调整计算方式的阈值,从而优化性能。
示例
使用employees
数据库中的salaries
表作为示例,其中包含员工工资的数据,并且在salary列上创建索引。
自适应哈希索引示例
假设我们需要查询薪水为10001的员工信息,代码如下:
EXPLAIN SELECT * FROM salaries WHERE salary = 10001;
可以发现,该查询语句使用的是B-Tree索引。
接下来,我们删除索引并且开启ADI:
ALTER TABLE salaries DROP INDEX salary_idx;
SET GLOBAL innodb_adaptive_hash_index = ON;
ALTER TABLE salaries ADD INDEX salary_idx (salary);
再次执行查询语句:
EXPLAIN SELECT * FROM salaries WHERE salary = 10001;
如果返回结果中有Using index
或者Using index condition
,则说明已经使用了哈希索引。
注意:当哈希索引的查询次数过少或者哈希索引的大小超过了一定的阈值,则哈希索引会自动禁用或者降低优先级。
预计数器示例
假设我们需要查询工资高于50000美元的员工的薪水:
EXPLAIN SELECT * FROM salaries WHERE salary > 50000;
可以发现,该查询语句使用的是全表扫描,其性能较差。
通过设置预计数器的方式,可以提高性能:
SET GLOBAL innodb_stats_sample_pages = 100;
修改之后再次执行查询语句:
EXPLAIN SELECT * FROM salaries WHERE salary > 50000;
在返回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查询类型为范围查找(range),基于索引的扫描(Using index condition)。
总结
通过使用自适应哈希索引和预计数器,可以提高InnoDB索引的性能,减少全表扫描和哈希表未命中的情况,是一个有效的索引优化方式。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详解MySQL InnoDB的索引扩展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