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详细讲解“Vue编程三部曲之将template编译成AST示例详解”的完整攻略。
1. 什么是AST
AST(Abstract Syntax Tree),即抽象语法树,是一种计算机科学中的树状数据结构。在编译原理中,AST是源代码的抽象语法结构的树状表现形式。它生成于解析阶段,通常由解析器创建,并被用作后续编译的基础。
2. 将template编译成AST的过程
在Vue编程中,模板template是最常见的语法结构。当解析模板时,会经过3个阶段将template编译成AST:
- parse(解析):将template转换成抽象语法树。
- transform(转换):对语法树做变换操作。
- generate(生成):将变换后的语法树重新生成代码。
下面我们以Vue官方文档的示例来解析一下将template编译成AST的过程。
示例1:template解析到AST
对于如下Vue模板代码:
<div id="app">
<p>{{ message }}</p>
</div>
将这个template转换成AST,得到的AST节点如下:
{
"type": 1, // 元素节点类型
"tag": "div", // 元素标签名
"attrsList": [ // 元素属性列表
{
"name": "id", // 属性名称
"value": "app" // 属性值
}
],
"attrsMap": { "id": "app" },
"children": [ // 子节点列表
{
"type": 1,
"tag": "p",
"attrsList": [],
"attrsMap": {},
"children": [
{
"type": 2, // 表达式类型
"expression": "_s(message)", // 表达式内容
"text": "{{ message }}"
}
]
}
]
}
从上面的AST节点中可以看出,该Vue模板被解析成了一个元素节点,元素节点下有一个p子节点,并且该子节点包含了一个表达式节点,表达式内容为message。
示例2:将AST转换成render函数代码
在将AST转换成渲染函数代码时,需要通过进行一系列的代码转换,将AST转换成render函数的代码。下面我们以Vue官方文档的示例来解析一下将AST转换成render函数代码的过程。
将上面的AST节点转换成的render函数如下:
with(this){return _c('div',{attrs:{"id":"app"}},[_c('p',[_v(_s(message))])])}
从上面的render函数中可以看出,该渲染函数通过createElement函数_c
来生成节点,并将节点的属性和子节点信息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
3. 总结
将template编译成AST是Vue编程三部曲之一,是Vue模板渲染的核心流程之一。在Vue源码中内置了一个模板编译器 compiler,它负责将template编译成AST并转换成渲染函数。在开发过程中,如果需要深入了解Vue的模板渲染原理,可以去了解Vue源码中的compiler实现,加深对Vue编程的理解。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Vue编程三部曲之将template编译成AST示例详解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