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Java内存模型?
Java内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JMM)规定了Java程序中多线程执行时,线程之间内存的交互以及对共享数据的访问方式,它是Java程序能否正确运行的重要保障。
Java内存模型的重要概念
主内存和工作内存
Java内存模型中,有两种内存:
- 主内存(Main Memory):所有线程可以访问共享的内存区域,主内存是Java虚拟机中唯一的,是所有线程的共享资源。
- 工作内存(Working Memory):每个线程都会有一个私有的工作内存,用于存储主内存中的数据拷贝。线程对共享变量的所有操作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内存中完成,不直接访问主内存。
内存交互操作
Java定义了8个操作来实现主内存和工作内存的交互,包括lock
、unlock
、read
、load
、store
、write
、monitor enter
、monitor exit
。
线程之间的可见性、原子性和有序性问题
Java内存模型保证了以下三个特性:
- 可见性(Visibility):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修改后,另一个线程能够立即看到最新结果。
- 原子性(Atomicity):一个操作是原子的,即要么执行完毕,要么不执行。
- 有序性(Ordering):指程序执行的顺序与代码在源文件中的顺序一致。
Java内存模型示例
可见性问题示例
public class VisibilityDemo {
private static boolean flag = tru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new Thread(() -> {
while (flag) {
// do something
}
}).start();
Thread.sleep(1000);
flag = false;
System.out.println("flag 被设置为 false");
}
}
这个示例中,子线程持续访问flag变量,主线程在1秒钟后将flag设置为false。因为子线程每次访问时都会从自己的工作内存中读取flag变量而不是主内存,所以在主线程修改flag变量时,子线程并没有立即看到修改结果,导致子线程陷入死循环。
原子性问题示例
public class AtomicityDemo {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
count++;
}
});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
count++;
}
});
t1.start();
t2.start();
t1.join();
t2.join();
System.out.println("count 的值为 " + count);
}
}
在这个示例中,两个线程同时对共享变量count
进行自增操作,期望结果是20000,但是实际上往往并不符合预期。这是因为count++
并不是一个原子操作,它相当于:
1. 从主内存中读取count的值
2. 在工作内存中将count加1
3. 将工作内存中的count值写回主内存
在多线程情况下,线程之间的调度可能会覆盖对方的修改结果,导致count出现错误的增量,最终的结果可能不是期望的20000。
总结
Java内存模型保证了Java多线程程序的安全性和正确性,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及其相关概念,掌握正确的多线程编程方式,是每个Java程序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何理解Java内存模型?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