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详细讲解一下“YOLOv5中SPP/SPPF结构源码详析(内含注释分析)”的完整攻略,过程中将包含两个示例说明。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SPP(Spatial Pyramid Pooling)结构的定义。SPP结构是一种特殊的池化层,目的是在不同尺度下对图像进行池化(Pooling)。这种结构可以在不同尺寸的特征图上利用ROI池化不同尺度下的特征信息,提高模型的精度和效率。
在YOLOv5的实现中,SPP结构主要包含两个版本,分别为SPP和SPPF。其中,SPP代表“Spatial Pyramid Pooling”,而SPPF则代表“Fast Spatial Pyramid Pooling”。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讲解这两个版本的SPP结构的源码实现及其注释分析。
SPP结构源码详析
以下是SPP结构的python代码实现及其注释:
class SPP(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c1, c2, k=(5, 9, 13)):
super(SPP, self).__init__()
c_ = int(c1 / 2)
self.cv1 = Conv(c1, c_, 1, 1)
self.cv2 = Conv(c_ * (len(k) + 1), c2, 1, 1)
self.m = nn.ModuleList([nn.MaxPool2d(kernel_size=x, stride=1, padding=x // 2) for x in k])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cv1(x)
x = torch.cat([x] + [m(x) for m in self.m], 1)
x = self.cv2(x)
return x
在上面的代码实现中,我们可以看到SPP结构的主要实现流程。SPP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是输入通道数和输出通道数的设置;第二个是池化核大小的设置;第三个是正向传播函数的实现。
具体地:
-
在第一部分中,输入通道数和输出通道数分别为c1和c2,我们将输入通道数c1除以2,得到的结果c_表示输入的通道数下降一半。然后,我们将c_分别乘以池化核的个数再加1,即c_ * (len(k) + 1),得到的结果即为输出的通道数c2。
-
在第二部分中,我们通过设置池化核的大小,定义了一个最大池化层的列表,其数字大小在k中指定。这些最大池化层将在SPP模块的池化子层中使用。
-
在第三部分中,我们用一个卷积操作将输入进行压缩,接着将压缩后的结果与多个不同尺度的池化层进行拼接,然后再进行一次卷积操作,最终得到SPP结构的输出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YOLOv5的实现中,SPP结构中的卷积层采用了Conv模块,而不是普通的nn.Conv2d。为了更好地理解Conv模块的实现原理,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它。
Conv模块源码详析
以下是Conv模块的python代码实现及其注释:
class Conv(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c1, c2, k=1, s=1, p=None, g=1, act=True):
super(Conv, self).__init__()
if isinstance(k, int): # kernel size: kxk
k = (k, k)
if isinstance(s, int): # stride: sxs
s = (s, s)
if isinstance(p, int): # padding: p
p = (p, p)
self.conv = nn.Conv2d(c1, c2, kernel_size=k, stride=s,
padding=p, groups=g, bias=False)
self.bn = nn.BatchNorm2d(c2)
self.act = nn.LeakyReLU(0.1, inplace=True) if act else None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conv(x)
x = self.bn(x)
if self.act is not None:
x = self.act(x)
return x
在上面的代码实现中,我们可以看到Conv模块的主要实现流程。Conv模块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输入通道数和输出通道数的设置;卷积核大小和步长的设置;批归一化层的添加;激活函数的添加。
具体地:
-
在第一部分中,输入通道数c1表示卷积层输入数据张量中的通道数,c2表示卷积层输出数据张量中的通道数。
-
在第二部分中,卷积核大小k和步长s均设置为可选参数。可以通过传递一个整数设置kxk大小的卷积核。也可以通过传递元组设置kxk大小的卷积核和sxs的步长。p是padding参数,如果不设置,将自动设置。g参数表示分组卷积的数量。
-
在第三部分中,我们通过添加批归一化层来防止梯度消失。这里我们使用pytorch内置的BatchNorm2d层。
-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可以选择在卷积操作后添加一个激活函数,这里我们使用了LeakyReLU激活函数。
通过以上对SPP和Conv模块源码的详细讲解,我们已经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模块的使用方式和实现原理。接下来,我们将看一下两个实际的示例。
示例1:在Backbone中的使用
下面是在Backbone中使用SPP结构的示例代码:
# SPP 结构
class SPPCSP(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c1, c2, n=3, k=(5, 9, 13)):
super(SPPCSP, self).__init__()
c_ = int(c2 * 0.5) # hidden channels
self.cv1 = Conv(c1, c_, 1, 1)
self.cv2 = Conv(c_ * (len(k) + 1), c2, 1, 1)
self.m = nn.ModuleList([nn.MaxPool2d(kernel_size=x, stride=1, padding=x // 2) for x in k])
self.cv3 = Conv(c_, c_, 1)
self.cv4 = Conv(c2, c_, 1)
self.cv5 = Conv(c_ * n, c2, 1)
self.act = nn.LeakyReLU(0.1, inplace=True)
def forward(self, x):
y = self.cv1(x)
y = torch.cat([y] + [m(y) for m in self.m], 1)
y = self.cv2(y)
x = self.cv3(y)
y = self.cv4(y)
y = self.act(y + F.interpolate(x, size=[y.shape[2], y.shape[3]], mode='nearest'))
y = torch.cat([y] * self.m, 1)
y = self.cv5(y)
return y
在上面的代码实现中,我们可以看到SPP结构被应用在了CSP网络中。输入数据包括特征图x。然后,我们将其送入SPP网络中,按照上述讲解进行卷积池化等操作。最终,得到输出特征图y。
示例2:在Detection Head中的使用
下面是在Detection Head中使用SPPF结构的示例代码:
# SPPF 结构
class SPPF(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c, k=(5, 9, 13)):
super(SPPF, self).__init__()
c_ = int(c / 2)
self.cv1 = Conv(c, c_, 1, 1)
self.cv2 = Conv(c_ * (len(k) + 1), c, 1, 1)
self.m = nn.ModuleList([nn.MaxPool2d(kernel_size=x, stride=1, padding=x // 2) for x in k])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cv1(x)
x = torch.cat([x] + [m(x) for m in self.m], 1)
x = self.cv2(x)
return x
在上面的代码实现中,我们将SPPF结构应用在了YOLOv5的Detection Head中。输入数据包括特征图x。然后,我们将其送入SPPF网络中,按照上述讲解进行卷积池化等操作。最终,得到输出特征图y。
通过以上的两个示例,我们可以看到,SPP(SPPF)结构在YOLOv5目标检测模型的各个部分中均有应用。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和组合,以便更好地满足目标检测任务的需求。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YOLOv5中SPP/SPPF结构源码详析(内含注释分析)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