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ginx简介
nginx的ngx_http_proxy_module模块实现了后端反向代理功能,这样就可以实现客户端请求的动静分离和负载均衡。
当客户端请求反向代理至后端服务器时,建立的是keep-alive连接。代理服务器和前端,代理服务器和后端服务器都建立长连接,这样会降低nginx的性能,这时候proxy就派上用场了。代理服务器和客户端还是建立长连接,而代理服务器和后端web server之间请求结束之后,代理服务器会把数据缓存在本地,与后端不建立长连接大大节省了资源。当客户端请求来时,代理服务器会先去缓存中寻找并返回给客户端。代理服务器将缓存存在内存中,以key-value形式存储,value存储的是指向本地文件系统中存储的URL的哈希值。
二、redis简介
频繁的写入操作、相对较少的读取统计信息的操作,应该使用基于内存的Key-Value存储系统或者是具备本地更新特性的文档存储系统。
redis是一款先进的Key-Value存储系统。
redis和Memcache类似,区别如下:
- redis不仅支持简单的Key/Value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 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 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
- 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持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在redis中,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一直存储在内存中。
redis只会缓存所有的key的信息,如果redis发现内存的使用量超过了某个阈值,将触发交换(swap)的操作。
redis根据“swappabillity=age*log(size_in_memory)” 计算出哪些Key对应的Value需要交换到磁盘,然后再将这些key对应的value持久化到磁盘中,同时在内存中清除。这种特性使得redis可以保存超过其机器本身内存大小的数据。当然,机器本身的内存必须要能够保持所有的key,毕竟这些数据是不会进行交换操作的。
同时由于redis将内存中的数据交换到磁盘中的时候,提供服务的主线程和进行交换操作的子线程会共享这部分内存,所以如果更新需要交换的数据,redis将阻塞这个操作,直到子线程完成交换操作后才可以进行修改。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nginx和redis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