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MySQL的LRU链表》是一篇介绍MySQL的缓存机制的文章,其中讲到了LRU链表的概念和在MySQL中的应用。以下是对该文章的详细讲解和完整攻略。
什么是LRU链表
- LRU: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少使用。
- LRU链表:对于一组数据,每当数据被访问时都将最近访问的数据放在链表头部,而链表尾部则是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当链表满时,将链表尾部的数据丢弃即可。
LRU链表应用于数据库中的缓存机制,可以有效减少I/O操作次数,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MySQL中使用LRU链表来实现缓存机制。
MySQL的缓存机制
MySQL的缓存机制包含了两层缓存:查询缓存和InnoDB缓存。
查询缓存
- 在命中查询缓存时,结果直接从缓存中返回,不必访问表内部。
- 缺点是,表的更新操作会清空查询缓存,影响了MySQL的性能。
InnoDB缓存(即内存池)
- InnoDB缓存占用的内存可以直接由mysql的参数innodb_buffer_pool_size来控制,这就是说你可以为InnoDB分配任意数量的内存。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参数表示了在进程地址空间内被分配的缓冲区池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该参数可在MySQL服务启动时设置。
- 在InnoDB中有两个内存池,一个被称为数据字典缓冲区,另一个被称为InnoDB缓存池—一个在系统内存中被建立的缓存存储器。InnoDB缓存池(即内存池)存储了索引和数据页副本,并且已经被读入到缓存区中。
LRU链表在MySQL中的应用
- MySQL使用LRU算法来控制内存池中的数据页的驻留时间。每个数据页都有一个计数器,表示它最近被访问的时间,该计数器被称为页的访问时间戳。在每次访问数据页时,该页的时间戳被重置为当前时间戳。
- 当需要从InnoDB缓存池中获取一个数据页时,系统会根据页的访问时间戳的顺序,将最近使用的数据页放在链表头部,而将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页放在链表尾部。
- 如果需要创建新的数据页,或者在InnoDB缓存池中申请空间,需要从LRU链表的尾部开始清空数据页,释放内存。
示例说明
示例1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结构如下:
struct A{
int x;
int y;
};
我们要对这个结构进行缓存管理,其中缓存规则为:最多缓存3个对象,将最近访问过的对象放在链表头部,将最近最少使用的对象放在链表尾部,当缓存满时,将链表尾部的对象丢弃。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LRU链表来实现这个缓存管理规则,将最近使用过的对象插入到链表头部,当链表满时,将链表尾部的对象删除即可。
示例2
假设我们有一张用户表,我们使用MySQL的缓存机制来加速对用户信息的查询,缓存的大小为10MB,查询缓存的开关被关闭,MySQL使用的是InnoDB存储引擎。我们想要查询ID为1001的用户的信息,查询结果的大小为1MB,用户表的大小为500MB。
这时,MySQL从缓存中查找ID为1001的用户信息,发现缓存中没有该信息,于是会从磁盘上读取相应的数据,并将其存储在InnoDB缓存池中。由于缓存的大小为10MB,当InnoDB缓存池中的数据页占用超过10MB时,MySQL会使用LRU算法来释放一部分缓存中的数据页,而访问时间最久远的页会被释放。这样,可以在保证用户信息查询准确性的同时,提高MySQL的查询性能。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浅析MySQL的lru链表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