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ensorflow __init__、build 和call的使用小结

基于 TensorFlow __init__buildcall 是一种创建自定义模型的方法。__init__ 方法通常用于初始化模型的状态(例如层权重),build 方法用于创建层权重(即,输入的形状可能未知,但输入大小会在层的第一次调用中指定),call 方法定义了前向传递逻辑。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方法的使用。

使用 __init__ 方法

__init__方法通常用于初始化模型状态,例如层权重、模型超参数等。在自定义层中,我们可以使用tf.keras.layer.Layer__init__方法来进行初始化。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class MyDenseLayer(tf.keras.layers.Layer):
    def __init__(self, input_dim, output_dim):
        super(MyDenseLayer, self).__init__()
        self.kernel = self.add_variable("kernel",
                                         shape=[input_dim, output_dim])

    def call(self, inputs):
        return tf.matmul(inputs, self.kernel)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一个自定义层 MyDenseLayer ,它在模型的初始化过程中,创建了一个 kernel 变量(类似于层的权重)。

使用 build 方法

build方法用于创建层权重。在调用build之前,层没有权重。在调用build之后,它至少必须创建一个权重变量(即,self.add_variable()方法),并且可以根据输入的数据来动态创建其余的权重变量。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class MyDenseLayer(tf.keras.layers.Layer):
    def __init__(self, output_dim):
        super(MyDenseLayer, self).__init__()
        self.output_dim = output_dim

    def build(self, input_shape):
        self.kernel = self.add_variable('kernel',
                                        shape=[input_shape[-1], self.output_dim])

    def call(self, inputs):
        return tf.matmul(inputs, self.kernel)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自定义层MyDenseLayer。在build方法内,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kernel的权重变量,其形状为[input_shape[-1], self.output_dim]。这里,input_shape[-1]是输入张量的最后一个轴的大小(通常是输入张量的特征数量)。在后续的调用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权重变量来计算前向传递逻辑。

使用 call 方法

call方法定义了层的前向传递逻辑。它的主要功能是将输入张量传递给下一层或输出。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class MyDenseLayer(tf.keras.layers.Layer):
    def __init__(self, output_dim):
        super(MyDenseLayer, self).__init__()
        self.output_dim = output_dim

    def build(self, input_shape):
        self.kernel = self.add_variable('kernel',
                                        shape=[input_shape[-1], self.output_dim])

    def call(self, inputs):
        return tf.matmul(inputs, self.kernel)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自定义层 MyDenseLayer,它的前向传递计算就是输入张量与kernel权重变量的矩阵相乘。

示例1:实现一个自定义的残差网络模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class ResidualBlock(tf.keras.layers.Layer):
    def __init__(self, filters, stride=1, downsample=None, name=None):
        super(ResidualBlock, self).__init__(name=name)
        self.conv1 = tf.keras.layers.Conv2D(filters=filters,
                                            kernel_size=3,
                                            strides=stride,
                                            padding="same",
                                            kernel_initializer="he_normal")
        self.bn1 = tf.keras.layers.BatchNormalization()
        self.relu = tf.keras.layers.ReLU()
        self.conv2 = tf.keras.layers.Conv2D(filters=filters,
                                            kernel_size=3,
                                            strides=1,
                                            padding="same",
                                            kernel_initializer="he_normal")
        self.bn2 = tf.keras.layers.BatchNormalization()
        self.downsample = downsample

    def call(self, inputs, training=False):
        identity = inputs
        x = self.conv1(inputs)
        x = self.bn1(x, training=training)
        x = self.relu(x)
        x = self.conv2(x)
        x = self.bn2(x, training=training)
        if self.downsample is not None:
            identity = self.downsample(identity)
        x += identity
        x = self.relu(x)
        return x

class ResNet(tf.keras.Model):
    def __init__(self, filters, block_nums, num_classes=10):
        super(ResNet, self).__init__()
        self.conv1 = tf.keras.layers.Conv2D(filters=64,
                                            kernel_size=7,
                                            strides=2,
                                            padding="same",
                                            kernel_initializer="he_normal")
        self.bn1 = tf.keras.layers.BatchNormalization()
        self.maxpool = tf.keras.layers.MaxPool2D(pool_size=3,
                                                 strides=2,
                                                 padding="same")

        self.layer1 = self._make_layer(filters[0], block_nums[0])
        self.layer2 = self._make_layer(filters[1], block_nums[1], stride=2)
        self.layer3 = self._make_layer(filters[2], block_nums[2], stride=2)
        self.layer4 = self._make_layer(filters[3], block_nums[3], stride=2)

        self.avgpool = tf.keras.layers.GlobalAvgPool2D()
        self.fc = tf.keras.layers.Dense(units=num_classes, activation=tf.keras.activations.softmax)

    def _make_layer(self, filters, block_nums, stride=1):
        identity_downsample = None
        if stride != 1:
            identity_downsample = tf.kera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Conv2D(filters,
                                       kernel_size=1,
                                       strides=stride),
                tf.keras.layers.BatchNormalization(),
            ])
        res_block = []
        res_block.append(ResidualBlock(filters, stride, identity_downsample))
        for _ in range(1, block_nums):
            res_block.append(ResidualBlock(filters))

        return tf.keras.Sequential(res_block)

    def call(self, inputs, training=False):
        x = self.conv1(inputs)
        x = self.bn1(x, training=training)
        x = self.maxpool(x)

        x = self.layer1(x, training=training)
        x = self.layer2(x, training=training)
        x = self.layer3(x, training=training)
        x = self.layer4(x, training=training)

        x = self.avgpool(x)
        x = self.fc(x)

        return x

这个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自定义层和keras.Model来实现ResNet。其中自定义了残差块层 ResidualBlock,和ResNet模型层 ResNet。其中的 ResidualBlock 的实现参考了Keras官方的 ResNet50 实现。

示例2:DynamicRNN实现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class DynamicRNN(tf.keras.layers.Layer):
    def __init__(self, units, activation=None):
        super(DynamicRNN, self).__init__()
        self.units = units
        self.activation = tf.keras.activations.get(activation)
        self.dense_layer = tf.keras.layers.Dense(units)

    def call(self, inputs):
        _, sequence_length, _ = tf.unstack(tf.shape(inputs))
        inputs = tf.transpose(inputs, [1, 0 ,2])
        inputs = tf.reshape(inputs, [-1, tf.shape(inputs)[2]])
        outputs = self.dense_layer(inputs)
        outputs = tf.reshape(outputs, [sequence_length, -1, self.units])
        outputs = tf.transpose(outputs, [1, 0, 2])
        if self.activation is not None:
            outputs = self.activation(outputs)
        return outputs

这是一个简单的实现DynamicRNN的自定义层。DynamicRNN 层接受的输入数据是一个形如 [batch_size, sequence_length, embedding_dim] 的三维张量。其中 sequence_length 是变长的。本层的实现利用了 TensorFlow 内置函数 tf.shapetf.transposetf.reshape 等 TensorFlow 有力的工具来实现。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基于tensorflow __init__、build 和call的使用小结 - Python技术站

(0)
上一篇 2023年5月25日
下一篇 2023年5月25日

相关文章

  • win10更新1909提示错误代码0x80073701解决步骤

    下面是关于“win10更新1909提示错误代码0x80073701解决步骤”的完整攻略。 问题描述 在进行Win10系统更新到1909版本时,可能会遇到错误代码为0x80073701的问题,导致更新失败无法完成。 解决步骤 步骤一:使用系统文件检查工具 使用系统自带的文件检查工具可以扫描并修复系统中出现的一些文件损坏或缺失的问题。 在开始菜单中搜索“命令提示…

    人工智能概论 2023年5月25日
    00
  • 在C语言中比较两个字符串是否相等的方法

    要比较两个字符串是否相等,可以通过使用C语言中的字符串函数来实现。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字符串的方法。 1. 使用strcmp函数 strcmp函数是C语言中最常用的比较字符串的方法。该函数的原型为: int strcmp(const char *s1, const char *s2); 该函数返回值有三种情况: s1和s2相等时,返回0 s1大于s2时,返回大于…

    人工智能概览 2023年5月25日
    00
  • VSCode下配置python调试运行环境的方法

    下面是详细的”VSCode下配置Python调试运行环境的方法”攻略: 1. 安装 Python 解释器 在 VSCode 之前,我们需要安装 Python 解释器。可以到 Python 官网下载。 安装好 Python 后,可以在命令行(terminal)执行以下命令来验证 Python 是否安装成功: python –version 如果出现了 Pyt…

    人工智能概览 2023年5月25日
    00
  • Node.js Mongodb 密码特殊字符 @的解决方法

    题目:Node.js Mongodb 密码特殊字符 @的解决方法 在使用 Node.js 进行 Mongodb 数据库连接时,如果 Mongodb 数据库的密码中包含 @ 特殊字符,会导致连接失败。本文将介绍两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使用 encodeURIComponent() 函数对密码进行编码 在传入 Mongodb 的连接字符串时,可以使用 encod…

    人工智能概览 2023年5月25日
    00
  • 如何利用Python开发一个简单的猜数字游戏

    下面是如何利用Python开发一个简单的猜数字游戏的完整攻略: 1. 确定游戏规则和要实现的功能 猜数字游戏最基本的规则是:程序随机选取一个数字,玩家通过猜测数字来判断这个数字是多少,并给予相应的提示。通过这样的游戏规则,可以确定我们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随机生成一个数字; 显示玩家当前猜测数字的输入框; 提示玩家是否猜对了数字; 记录玩家的猜测次数; 可以让…

    人工智能概论 2023年5月25日
    00
  • SpringCloud 服务负载均衡和调用 Ribbon、OpenFeign的方法

    关于SpringCloud服务负载均衡和调用Ribbon、OpenFeign的方法,以下是完整攻略: 什么是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是指分摊到不同的工作单元上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磁盘、CPU等资源,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分布式系统中,负载均衡是非常重要的。 SpringCloud中Ribbon和OpenFeign的介绍 …

    人工智能概览 2023年5月25日
    00
  • Python 分布式缓存之Reids数据类型操作详解

    Python 分布式缓存之Reids数据类型操作详解 介绍 Redis是一个内存中的高性能键值存储系统,支持多种数据结构。本文着重讲解Redis中的数据类型操作。 字符串(String) 字符串是Redis中最基本的数据类型之一,是一个二进制安全的数据结构,可以使用append命令向一个字符串类型的键中添加内容。 命令 SET key value:设置key…

    人工智能概览 2023年5月25日
    00
  • 华硕灵耀X双屏Pro2022怎么样 华硕灵耀X双屏Pro2022评测

    华硕灵耀X双屏Pro2022怎么样——评测报告 华硕灵耀X双屏Pro2022是一款配置高、性能强的双屏轻薄本,配备了15.6英寸主屏幕和14.1英寸副屏幕,支持触屏和多点触控。下面将从外观、性能、操作体验、电池续航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测。 外观 华硕灵耀X双屏Pro2022采用金属材质,外观时尚简约。15.6英寸主屏幕和14.1英寸副屏幕的双屏设计提升了工作…

    人工智能概览 2023年5月25日
    00
合作推广
合作推广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