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详细讲解“c++实现跳跃表(Skip List)的方法示例”的完整攻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理解跳跃表
跳跃表是一种基于链表的数据结构,它允许快速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与普通的链表不同,跳跃表通过建立多级索引来加快查找速度,因此它的查找效率是 O(log n) 的。
跳跃表的核心思想是使用“跳跃”来预测应该在哪里查找目标节点。具体来说,跳跃表中的每个节点都有多个指针,其中第 i 个指针指向下一级的第 i 个节点。这样一来,当我们需要查找某个节点时,可以从最高级别开始顺着指针向下跳,如果跳过了目标节点,那么就从下一级别重新开始跳跃,直到找到目标节点为止。
2. 实现跳跃表
跳跃表的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 创建节点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节点类,例如:
class SkipNode {
public:
int key;
int value;
vector<SkipNode*> next; // 每个节点指向下一级节点的指针用 vector 存储
SkipNode(int k, int v, int level);
// ...
};
节点类应该至少包含一个 key 和 value,表示节点存储的数据,以及一个 vector,其中第 i 个元素表示从当前节点开始,第 i 级索引指向的下一个节点。
2.2 插入节点
插入节点需要先找到节点需要插入的位置,使用跳跃的方式查找。在查找的过程中,需要维护每一层的前驱节点,以便我们可以在后面插入新的节点。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最高级别开始,在每一层找到插入位置的前驱节点,并将其保存到一个数组中:
vector<SkipNode*> update(max_level + 1); // max_level 表示跳跃表最高级别
SkipNode* p = header;
for (int i = max_level; i >= 0; i--) {
while (p->next[i] != nullptr && p->next[i]->key < key) {
p = p->next[i];
}
update[i] = p;
}
找到插入位置的前驱节点后,我们可以在每一层上面插入新的节点:
SkipNode* new_node = new SkipNode(key, value, level);
for (int i = 0; i <= level; i++) {
new_node->next[i] = update[i]->next[i];
update[i]->next[i] = new_node;
}
2.3 删除节点
删除节点也需要使用跳跃的方式来查找要删除的节点,同时需要维护每一层的前驱节点。如果找到了要删除的节点,我们可以将其从每一层的链表中删除:
SkipNode* p = header;
for (int i = max_level; i >= 0; i--) {
while (p->next[i] != nullptr && p->next[i]->key < key) {
p = p->next[i];
}
if (p->next[i] != nullptr && p->next[i]->key == key) {
p->next[i] = p->next[i]->next[i];
}
}
2.4 查找节点
查找节点也需要使用跳跃的方式来查找目标节点,从最高级别开始查找,逐层向下。如果找到了目标节点,直接返回其对应的 value;否则返回默认值。具体来说:
SkipNode* p = header;
for (int i = max_level; i >= 0; i--) {
while (p->next[i] != nullptr && p->next[i]->key < key) {
p = p->next[i];
}
}
if (p->next[0] != nullptr && p->next[0]->key == key) {
return p->next[0]->value;
} else {
return default_value;
}
3. 示例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跳跃表的工作过程,下面举两个示例说明。
3.1 示例一
假设跳跃表中有以下数据:
{1, 2, 3, 4, 5, 6}
那么跳跃表的结构应该类似于下面的图示:
6 ────────────────────────────────────────────────────────────────────────────────▶ nullptr
┌───────────────────────────────▶ 5 ────────────────────────────────▶ nullptr
│ │
│ │
│ │
│ │
3 ────────────────────────▶ 4 ────────────────┼───────────────────────▶ 5 ────────▶ nullptr
│ │ │
│ │ │
│ │ │
│ │ │
0 ────▶ 1 ────┼───────────▶ 2 ─────────────────┼───────────▶ 3 ──────────┼───────────▶ 4 ────▶ nullptr
例如,查找 key = 4 的节点,我们从最高级别开始,沿着指针逐步向下跳跃:
- 从节点 6 开始跳跃到节点 5,发现节点 5 的 key 比目标 key 小,继续跳跃;
- 从节点 5 继续跳跃到节点 4,发现节点 4 的 key 等于目标 key,返回节点 4 对应的 value。
由于跳跃表中的每个节点都具有多个指针,每次跳跃都可以跳过一大段链表,因此查找效率很高。
3.2 示例二
假设我们要在跳跃表中插入一个新节点 {8, 10},那么跳跃表的结构应该类似于下面的图示:
6 ────────────────────────────────────────────────────────────────────────────────▶ nullptr
┌───────────────────────────────▶ 5 ────────────────────────▶ 8 ────────▶ nullptr
│ │ │
│ │ │
│ │ │
│ │ │
3 ────────────────────────▶ 4 ────────────────┼───────────────────────▶ 5 ────────▶ 8 ────────▶ nullptr
│ │ │ │
│ │ │ │
│ │ │ │
│ │ │ │
0 ────▶ 1 ────┼───────────▶ 2 ─────────────────┼───────────▶ 3 ──────────┼───────────▶ 4 ────▶ 5 ────▶ 8 ────▶ nullptr
例如,我们先在最高级别插入新节点 {8, 10},然后根据随机数判断是否需要在更低的级别插入新节点。如果需要,就按照同样的方式插入节点,直到所有的级别都插入完毕。
由于跳跃表中每个节点的级别是随机生成的,因此插入节点后,跳跃表的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4. 总结
总体来说,跳跃表是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它通过跳跃的方式加快了查找速度,可以用于各种需要高效查找的场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灵活地调整跳跃表的参数,例如最大级别、概率等,以便达到更好的性能。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c++实现跳跃表(Skip List)的方法示例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