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实战-Logistic回归

1.基于 Logistic 回归和 Sigmoid 函数的分类

逻辑回归适合于01情况的分类就是描述一个问题是或者不是,所以就引入sigmoid函数,因为这个函数可以将所有值变成0-1之间的一个值,这样就方便算概率
首先我们可以先看看Sigmoid函数(又叫Logistic函数)将任意的输入映射到了[0,1]区间我们在线性回归中可以得到一个预测值,再将该值映射到sigmoid函数中这样就完成了由值到概率的转换,也就是分类任务,公式如下:

机器学习实战-Logistic回归

机器学习实战-Logistic回归

整合成一个公式,就变成了如下公式:

机器学习实战-Logistic回归

z是一个矩阵,θ是参数列向量(要求解的),x是样本列向量(给定的数据集),θ^T表示θ的转置

Sigmoid函数的输入记为z,由下面公式得出:
z=w0x0+w1x1+w2x2+...+wnxn
如果采用向量的写法,上述公式可以写成z = wTx,它表示将这两个数值向量对应元素相乘然后
全部加起来即得到z值。其中的向量x是分类器的输入数据,向量w也就是我们要找到的最佳参数 (系数),从而使得分类器尽可能地精确。

逻辑回归的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数据得到的回归直线方程z=a*x+b方程之后,将z作为sigmoid的输入使得z的值转化为在0-1之间的值,然后计算概率,最后根据sigmod函数的特点也就是当输入为零的时候,函数值为0.5,以0.5为分界线来划分数据的类型。

1.1梯度上升法

梯度上升算法用来求函数的最大值,而梯度下降算法用来求函数的最小值。
求一个函数的最大值,在数学中,是不是通过对函数求导,然后算出导数等于0,或者导数不存在的位置作为极值,然后如果极值只有一个开区间内是不是极值就是最大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不是这么简单的去求最大值,而是通过迭代的方式一步一步向最值点靠近,最后得到最值。这也就是梯度上升法的思想

机器学习实战-Logistic回归
其中,m为样本的总数,y(i)表示第i个样本的类别,x(i)表示第i个样本,需要注意的是θ是多维向量,x(i)也是多维向量。

梯度上升迭代公式为:

机器学习实战-Logistic回归

代码实现: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warnings
warnings.filterwarnings('ignore')

def loadDataSet():
    dataMat = []   #创建数据列表
    labelMat = []   #创建标签列表
    fr = open('testSet.txt')    #打开文件
    for line in fr.readlines():     #逐行读取
        lineArr = line.strip().split()  #去回车,放入列表
        dataMat.append([1.0, float(lineArr[0]), float(lineArr[1])]) #添加数据
        labelMat.append(int(lineArr[2]))   #添加标签
    fr.close()   #关闭文件
    return dataMat, labelMat    #返回


def sigmoid(inX):
    return  1.0/(1+np.exp(-inX))

#dataMatIn,它是一个2维NumPy数组,每列分别代表每个不同的特征,每行则代表每个训练样本
def gradAscent(dataMatIn,classLabels):
    dataMatrix=np.mat(dataMatIn)#转换成numpy的mat
    labelMat=np.mat(classLabels).transpose()#为了便于矩阵运算,需要将该行向量转换为列向量,做法是将原向量转置,再将它赋值给labelMat
    m,n=np.shape(dataMatrix) #返回dataMatrix的大小。m为行数,n为列数。
    alpha=0.001 #向目标移动的步长
    maxCycles=500 #maxCycles是迭代次数
    weights=np.ones((n,1))#权重初始化都为1
    for k in range(maxCycles):
        h=sigmoid(dataMatrix*weights)#梯度上升矢量化公式
        error=(labelMat-h)#相当于公式中的y(i)-h(x(i))
        weights=weights+alpha*dataMatrix.transpose()*error#公式里面的累加在这里使用矩阵相乘来实现(矩阵相乘的过程中先乘再加)
    return weights.getA()  #返回权重数组


def plotBestFit(weights):
    dataMat, labelMat = loadDataSet() #加载数据集
    dataArr = np.array(dataMat) #转换成numpy的array数组
    n = np.shape(dataMat)[0]  #数据个数
    xcord1 = []; ycord1 = []   #正样本
    xcord2 = []; ycord2 = []   #负样本
    for i in range(n):    #根据数据集标签进行分类
        if int(labelMat[i]) == 1:
            xcord1.append(dataArr[i,1]); ycord1.append(dataArr[i,2]) #1为正样本
        else:
            xcord2.append(dataArr[i,1]); ycord2.append(dataArr[i,2])#0为负样本
    fig = plt.figure()
    ax = fig.add_subplot(111) #添加subplot
    ax.scatter(xcord1, ycord1, s = 20, c = 'red', marker = 's',alpha=.5)#绘制正样本
    ax.scatter(xcord2, ycord2, s = 20, c = 'green',alpha=.5)  #绘制负样本
    x = np.arange(-3.0, 3.0, 0.1)
    y = (-weights[0] - weights[1] * x) / weights[2]
    ax.plot(x, y)
    plt.title('BestFit')  #绘制title
    plt.xlabel('X1'); plt.ylabel('X2') #绘制label
    plt.show()

if __name__ == '__main__':
    dataMat, labelMat = loadDataSet()
    weights = gradAscent(dataMat, labelMat)
    plotBestFit(weights)
    #plotDataSet()

正常运行之前报了如下错误AttributeError: partially initialized module ‘matplotlib.cbook’ has no attribute ‘deprecated’ (most likely due to a circular import)

然后就是你安装的matplotlib版本太高了,可以将以前的版本给卸载了,然后安装一个版本较低的matplotlib,然后就可以解决

测试结果

机器学习实战-Logistic回归

总结:代码运行的大致思路如下:

  • 拿到数据之后通过loadDataSet函数将数据的坐标和类别分别存放在两个数组中

  • 然后通过拿到的坐标数组和分类数组,首先先将数组转换为矩阵,方便后面矩阵的运算,然后根据sigmoid函数将所有数据转化为0-1之间的数据,也即公式中的h(xi)的值,然后用每个样本的类标签减去梯度上升的矢量值,最后带入公式算出当前的权重值

  • 绘图

    • 然后绘图的时候定义两种数据类型的x坐标的数组和对应的y坐标的数组,然后通过数据集,将每种类别对应的x坐标和y坐标分开存入对应的数组中

    • 然后绘制一张空的面板,添加坐标系,然后将每个同一类别的点画在面板上,并且同一类别的点的颜色相同

    • 最后画拟合的直线,横坐标的范围已知,然后取sigmoid 函数为0。0是两个分类(类别1和类别0)的分界处。因此,我们设定 0 = w0x0 + w1x1 + w2x2,然后解出X2和X1的关系式(即分隔线的方程,注意X0=1)。

    • 最后根据函数方程和x的值将直线画在面板上即可

1.2改进的梯度上升算法

改进的第一点也就是改变每次向目标点靠近的步长的值,最初的时候也能稍微大点,然后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也就是离目标点越来越近,此时每次向前的步长也越来越小;第二点就是样本的选取也是随机的;第三点就是原来计算出来的h是一个100乘以1的矩阵,而现在算出来的是一个0-1之间的数值;第四点就是原来计算回归系数的时候使用一个3*100的矩阵乘以一个100*1的一个矩阵,现在是三个数值的乘积

#改进的梯度上升算法
#迭代次数150是根据上面的代码测试出来的
def stocGradAscent1(dataMatrix, classLabels, numIter=150):
    m,n = np.shape(dataMatrix)  #返回dataMatrix的大小。m为行数,n为列数。
    weights = np.ones(n)   #参数初始化
    for j in range(numIter):
        dataIndex = list(range(m))
        for i in range(m):
            alpha = 4/(1.0+j+i)+0.01  #降低alpha的大小,每次减小1/(j+i)。
            randIndex = int(random.uniform(0,len(dataIndex)))  #随机选取样本
            h = sigmoid(sum(dataMatrix[randIndex]*weights)) #选择随机选取的一个样本,计算h
            error = classLabels[randIndex] - h   #计算误差
            weights = weights + alpha * error * dataMatrix[randIndex]  #更新回归系数
            del(dataIndex[randIndex])  #删除已经使用的样本
    return weights

1.3回归系数与迭代次数的关系

#2.为改进之前查看回归系数与迭代次数的关系
def gradAscent1(dataMatIn, classLabels):
    dataMatrix = np.mat(dataMatIn)   #转换成numpy的mat
    labelMat = np.mat(classLabels).transpose()  #转换成numpy的mat,并进行转置
    m, n = np.shape(dataMatrix)    #返回dataMatrix的大小。m为行数,n为列数。
    alpha = 0.01  #移动步长,也就是学习速率,控制更新的幅度。
    maxCycles = 500    #最大迭代次数
    weights = np.ones((n,1))
    weights_array = np.array([])
    for k in range(maxCycles):
        h = sigmoid(dataMatrix * weights)  #梯度上升矢量化公式
        error = labelMat - h
        weights = weights + alpha * dataMatrix.transpose() * error
        weights_array = np.append(weights_array,weights)
    weights_array = weights_array.reshape(maxCycles,n)
    return weights.getA(),weights_array #将矩阵转换为数组,并返回

#改进之后的
def stocGradAscent(dataMatrix, classLabels, numIter=150):
    m,n = np.shape(dataMatrix)                                                #返回dataMatrix的大小。m为行数,n为列数。
    weights = np.ones(n)                                                       #参数初始化
    weights_array = np.array([])                                            #存储每次更新的回归系数
    for j in range(numIter):
        dataIndex = list(range(m))
        for i in range(m):
            alpha = 4/(1.0+j+i)+0.01                                            #降低alpha的大小,每次减小1/(j+i)。
            randIndex = int(random.uniform(0,len(dataIndex)))                #随机选取样本
            h = sigmoid(sum(dataMatrix[randIndex]*weights))                    #选择随机选取的一个样本,计算h
            error = classLabels[randIndex] - h                                 #计算误差
            weights = weights + alpha * error * dataMatrix[randIndex]       #更新回归系数
            weights_array = np.append(weights_array,weights,axis=0)         #添加回归系数到数组中
            del(dataIndex[randIndex])                                         #删除已经使用的样本
    weights_array = weights_array.reshape(numIter*m,n)                         #改变维度
    return weights,weights_array

测试结果

机器学习实战-Logistic回归

让我们分析一下。我们一共有100个样本点,改进的随机梯度上升算法迭代次数为150。而上图显示15000次迭代次数的原因是,使用一次样本就更新一下回归系数。因此,迭代150次,相当于更新回归系数150*100=15000次。简而言之,迭代150次,更新1.5万次回归参数。从上图左侧的改进随机梯度上升算法回归效果中可以看出,其实在更新2000次回归系数的时候,已经收敛了。相当于遍历整个数据集20次的时候,回归系数已收敛。训练已完成。

上图右侧的梯度上升算法回归效果,梯度上升算法每次更新回归系数都要遍历整个数据集。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迭代次数为300多次的时候,回归系数才收敛。凑个整,就当它在遍历整个数据集300次的时候已经收敛好了。

2.从疝气病症状预测病马的死亡率

代码实现

def classifyVector(inX, weights):
    prob = sigmoid(sum(inX*weights))
    if prob > 0.5: return 1.0
    else: return 0.0

def colicSklearn():
    frTrain = open('horseColicTraining.txt')  #打开训练集
    frTest = open('horseColicTest.txt') #打开测试集
    trainingSet = []; trainingLabels = []
    testSet = []; testLabels = []
    for line in frTrain.readlines():#取出训练集中的每一行的所有数据
        currLine = line.strip().split('t')#每一行里数据的划分以空格划分
        lineArr = []
        for i in range(len(currLine)-1):#遍历每一行的每个元素
            lineArr.append(float(currLine[i]))#lineArr里存放的就是每一行中所有的数据
        trainingSet.append(lineArr)#将每一行的数据存放在训练集中
        trainingLabels.append(float(currLine[-1]))#拿到每一行的最后一列也即数据类别
    for line in frTest.readlines():#取出测试集中每一行的所有数据
        currLine = line.strip().split('t')
        lineArr =[]
        for i in range(len(currLine)-1):
            lineArr.append(float(currLine[i]))
        testSet.append(lineArr)
        testLabels.append(float(currLine[-1]))
    classifier = LogisticRegression(solver='liblinear',max_iter=10).fit(trainingSet, trainingLabels)
    test_accurcy = classifier.score(testSet, testLabels) * 100
    print('正确率:%f%%' % test_accurcy)

测试结果

机器学习实战-Logistic回归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机器学习实战-Logistic回归 - Python技术站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3年4月2日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实战-支持向量机

    1.支持向量机简介 英文名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为SVM,是一种二分类模型 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如下图就可以通过一条红色的直线将蓝色的球和红色的球完全区分开,该直线被称为线性分类器,如果是高维的,就可以通过一个超平面将三维立体空间里的样本点给分开。通过硬间隔最大化,学习一个线性分类器。 线性支持向量机:如下图有一个红色的点无论怎么…

    2023年4月2日
    00
  • 使用gensim框架和随机文本训练Word2Vector模型

    1.gensim的安装 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安装gensim conda install -i https://pypi.tuna.tsinghua.edu.cn/simple gensim==3.8.2 2.生成分词列表 这一步已经有生成好的分词列表可以忽略项目列表: 点击查看代码 # coding:utf-8 from gensim.models impor…

    2023年3月31日
    00
  • Python爬虫详解

    1、任务介绍 需求分析爬取豆瓣电影Top250的基本信息,包括电影的名称,豆瓣评分,评价数,电影概况,电影链接等。 https://movie.douban.com/top250 2、基本流程 2.1、准备工作 通过浏览器查看分析目标网页,学习编程基础规范与Java的一些区别,Python没有主函数,需要自己去定义并判断 def main():#所有程序从这…

    2023年4月2日
    00
  • knn算法详解

    1.什么是knn算法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一个人什么样,看他身边的朋友什么样就知道了(这里并没歧视谁,只是大概率是这样) 对于判断下图绿色的球是哪种数据类型的方法就是根据寻找他最近的k个数据,根据k的值来推测新数据的类型。 比如下图离绿球最近的红三角有两个,蓝方块有一个,因此推测绿色的球为红色的三角,这就是knn算法的思想 2.算法原理 2.1通用…

    2023年4月2日
    00
  • 机器学习实战-朴素贝叶斯

    1.优缺点 优点: 在数据较少的情况下仍然有效, 可以处理多类别问题。 缺点: 对于输入数据的准备方式较为敏感。 适用数据类型:标称型数据 2.朴素贝叶斯的一般过程 (1) 收集数据:可以使用任何方法。本章使用RSS源。(2) 准备数据:需要数值型或者布尔型数据。(3) 分析数据:有大量特征时,绘制特征作用不大,此时使用直方图效果更好。(4) 训练算法:计算…

    2023年4月2日
    00
  • 使用cnn,bpnn,lstm实现mnist数据集的分类

    1.cnn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datasets, transforms # 设置随机数种子 torch.manual_seed(0) # 超…

    Python开发 2023年3月31日
    00
  • 机器学习实战-AdaBoost

    1.概念 从若学习算法出发,反复学恶习得到一系列弱分类器(又称基本分类器),然后组合这些弱分类器构成一个强分类器。简单说就是假如有一堆数据data,不管是采用逻辑回归还是SVM算法对当前数据集通过分类器data进行分类,假如一些数据经过第一个分类器之后发现是对的,而另一堆数据经过第一个分类器之后发现数据分类错了,在进行下一轮之前就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修改权值的…

    2023年4月2日
    00
  • 机器学习实战-决策树

    1.决策树的构造 1.1优缺点 优点: 计算复杂度不高:以ID3为例,每次运算都是基于某一列特征,特征计算完后,下次计算不考虑该最有特征,并且通过适当剪枝可以简化复杂度 输出结果易于理解:因为输出的是一个树的结构,树的走向一目了然 对中间值的缺失不敏感 可以处理不相关特 征数据:是基于每列特征来计算,不考虑特征之间的依赖关系 缺点:可能会产生过度匹配问题。适…

    2023年4月2日
    00
合作推广
合作推广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