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jango中,“惰性翻译”指的是将翻译的处理直到需要使用它。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性能并减少内存占用。在这个攻略中,我将介绍使用“惰性翻译”的相关知识和示例。
什么是惰性翻译?
惰性翻译是指在需要进行翻译的时候才去实际进行翻译处理。在Django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 ugettext_lazy
或 gettext_lazy
方法来实现惰性翻译。这种方法使用的是 lazy object 技术,它会在需要使用翻译文本时自动去获取翻译解析。
下面是一个使用 ugettext_lazy
方法的示例:
from django.utils.translation import ugettext_lazy as _
class MyModel(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_('Name'), max_length=50)
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 _
方法来声明了一个翻译标志符,然后将其传递给 CharField 的 verbose_name 参数来进行字段名字的翻译。这个 _
方法会返回一个 lazy object,只有当视图渲染或表单校验的时候才会去实际翻译这个字段名。
另外,我们也可以使用 gettext_lazy
来翻译模型中的方法:
from django.utils.translation import gettext_lazy as _
class MyModel(models.Model):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tr(_('My model'))
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 gettext_lazy
方法来翻译 __str__
方法中的字符串,使得在使用该模型对象进行字符串转换时,返回的是翻译后的文本,而非原始的文本。
惰性翻译的优势
使用 “惰性翻译” 方法有以下优势:
-
减少内存占用: 由于翻译文本仅仅在被使用的时才会去解析和记录,因此大幅减少了内存占用。
-
提升性能: 惰性翻译也可以看作是对于早期的eager翻译方式进行延后处理,可以更精细地进行翻译策略管理,从而更好地提升性能。
总之,“惰性翻译”方法在Django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翻译管理,同时也能够大幅提升应用程序的性能。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Django中的“惰性翻译”方法的相关使用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