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中,extern "C"是一个被使用得很广泛的关键字。它主要是用来消除C++编译器的命名翻译机制,使C++可以调用C语言编译的链接库,从而进行跨语言的软件开发。
在C++中,函数名的翻译方式与C语言是有所区别的。C++支持函数重载,因此C++编译器会根据函数名的参数类型、个数、顺序启用名称修饰,这会导致C++编译器翻译后的函数名可能会与C语言中的函数名不一致。因此,当我们使用一些库文件时需要把含有C链接代码的头文件在C++环境下包含时,需要使用extern "C"来避免编译错误。使用extern "C"关键字,会使得函数名在编译时被按照C语言规则进行翻译。
下面是使用extern "C"的示例代码:
// C++代码
int add(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extern "C" int sub(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其中,add函数没有extern "C"关键字,这是普通的C++函数,编译器会按照C++翻译规则对其进行翻译。而sub函数前面加上了extern "C",这是用于声明函数的链接规范,它告诉编译器这个函数应该按照C语言的规则进行翻译。
另一个使用extern "C"的示例代码如下:
// C++代码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void foo();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这段代码主要是用来定义C和C++混合语言开发的程序时,如何使用上述代码时,为了让C语言编译器更好地理解含有C++代码的字符集,在头文件中需要加上extern "C"关键字。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ifndef __cplusplus的宏定义,如果是C++编译器,则不会使用extern "C"进行修饰,否则如果是C语言编译器,就会进行修饰。
综上所述,extern "C"关键字使用得十分广泛,可以在C++中与C语言进行混编工作。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C++中extern “C”的用法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