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采用循环链表结构求解约瑟夫问题
什么是约瑟夫问题
约瑟夫问题(Josephus problem)是一个著名的趣题,其描述如下:
$n$ 个人围成一圈,从第 $1$ 个人开始报数,报到第 $m$ 个人出圈,然后从出圈的下一个人开始重新报数,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圈中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求出这个人的编号。
解决方式
约瑟夫问题的求解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一种使用循环链表结构的方式。主要思路是将 $n$ 个人顺序地组成一个循环链表,每次删除第 $m$ 个人,直至只剩一个人。以下是详细步骤。
- 定义节点类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节点类,用于表示每个人。这个节点类应该包含两个属性:编号 $num$ 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引用变量 $next$。
public class Node {
public int num; // 编号
public Node next; // 下一个节点的引用
public Node(int num) {
this.num = num;
}
}
- 构建循环链表
我们将 $n$ 个人按顺序加入循环链表中,最后一个人的 $next$ 引用指向第一个人,形成一个闭环。
public Node buildCircularList(int n) {
if (n < 1)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n 必须大于等于 1");
}
Node head = new Node(1);
Node tail = head;
for (int i = 2; i <= n; i++) {
Node node = new Node(i);
tail.next = node;
tail = node;
}
tail.next = head;
return head;
}
- 删除节点
删除第 $m$ 个节点,可以通过一个循环来实现。每次遍历到第 $m$ 个节点时,删除该节点,并更新上一个节点的 $next$ 引用。
public Node deleteNode(Node head, int m) {
if (head == null || m < 1) {
return null;
}
int count = 1;
Node prev = null;
Node cur = head;
while (cur.next != cur) {
if (count == m) {
// 删除节点
prev.next = cur.next;
cur.next = null;
// 打印删除的节点编号
System.out.print(cur.num + " ");
// 移动到下一个节点
cur = prev.next;
count = 1;
} else {
prev = cur;
cur = cur.next;
count++;
}
}
return cur;
}
- 示例
比如,现有 $n=7$ 个人,从第一个人开始报数,数到 $m=3$ 的人出圈。则循环链表构建完成后的样子为:
1 -> 2 -> 3 -> 4 -> 5 -> 6 -> 7 -> 1 -> ...
按照删除节点的规则,依次删除第 3、6、2、7、5、1 号节点。直到最后只剩下第 4 号节点。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 = 7;
int m = 3;
// 构建循环链表
Node head = new JosephusProblem().buildCircularList(n);
// 删除节点
System.out.print("删除节点顺序:");
Node lastNode = new JosephusProblem().deleteNode(head, m);
System.out.println("\n剩余节点编号:" + lastNode.num);
}
输出结果为:
删除节点顺序:3 6 2 7 5 1
剩余节点编号:4
因此,最后留存的节点编号为 4,即第 4 个人。同理,也可以按照此思路求解其他情况下的约瑟夫问题。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Java采用循环链表结构求解约瑟夫问题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