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MongoDB释放空闲空间的几种常用方法",我准备详细讲解以下内容:
1. MongoDB释放空闲空间概述
在MongoDB中,每当文档被删除或者更新时,MongoDB会把这个文档占用的存储空间标记为“可重用”的空间。虽然这个空间看起来是空闲的,但是它被MongoDB存储引擎缓存起来以供后续使用。虽然这种机制的好处在于提高了MongoDB的写入性能,但是在长时间运行之后,这些被标记为“可重用”的空间可能变成一些长时间未被使用的存储空间,进而导致存储空间的浪费。
在释放空闲空间的过程中,MongoDB支持几种常用方法,如下所示。
2. 方法一:压缩数据库
压缩数据库是MongoDB通过释放空闲空间的常用方法之一。压缩数据库可使用mongodump工具。但是,在执行压缩数据库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压缩数据库会阻塞数据库的写入操作,并导致所有的查询操作更加缓慢且耗费更多的CPU资源。
- 压缩数据库前需要先创建数据库的备份再执行操作,以避免意外数据丢失。
下面对压缩数据库的过程进行说明:
- 使用mongodump工具备份数据库
mongodump --db dbname --out outputPath
其中,dbname表示要压缩的数据库名称,outputPath表示指定备份数据保存的目录。
- 删除旧的数据库
mongo
> use dbname
> db.dropDatabase()
- 使用mongorestore工具恢复数据库
mongorestore --db dbname --dir outputPath
其中,dbname表示要恢复的数据库名称,outputPath表示备份数据保存的目录。
3. 方法二:运行compact命令
在MongoDB中,可以运行compact命令释放空闲空间。compact命令在Mongodb 3.0之后被弃用,不再建议使用。在Mongodb 3.0之前,compact命令运行过程中需要将集合的存储空间进行重组,重新排列,以释放空闲空间。因此,执行compact命令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compact命令会占用大量的CPU和磁盘I/O资源,而且可能会导致数据存储文件的瞬间膨胀而耗尽磁盘空间。
- 重组集合存储空间通常会导致集合数据的不规则性,而这种不规则性可能会产生更高的碎片率,进而导致查询性能下降。
下面对compact命令的过程进行说明:
> use dbname
> db.runCommand({ compact: 'collectionname' })
其中,dbname表示要运行compact命令的数据库名称,collectionname表示要压缩的集合名称。
4. 总结
在MongoDB中,释放空闲空间的方法多种多样,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其中,压缩数据库的方法虽然会阻塞数据库的写入操作,但其能够通过mongodump/restore实现备份和恢复集合,并且保持集合文件大小的一致性。而在Mongodb 3.0之前,compact命令虽然能够释放空闲空间,但是执行过程可能会导致额外的CPU和存储开销。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MongoDB释放空闲空间的几种常用方法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