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讲解C语言中实现协程的完整攻略。
什么是协程
协程(Coroutines)又被称为协作式多任务处理(Cooperative multitasking),是一种计算机程序组件,协程意味着函数可以在中途停止执行,稍后再从停止的地方恢复执行。协与同步和异步执行的程序单元不同,协程通常是基于更高级和更具抽象性的概念。协程可以被视为子例程的泛化,因为它们允许多个入口点在函数中。
如何实现协程
实现协程需要依赖于两个概念:上下文切换和状态保存。
上下文切换
协程中函数的执行可以是互相协作的,并且可以在执行的过程中对执行权进行切换,这个过程称之为上下文切换。在协程中,上下文切换是由协程库负责完成的,我们只需要调用协程库中的功能即可。在C语言中,实现协程通常使用setjmp
和longjmp
函数实现上下文切换。
状态保存
协程中的函数可以在执行过程中中止执行,这时需要将协程函数的状态保存下来以备后续继续执行。在C语言中,这个状态就是函数的栈和寄存器,我们需要将栈和寄存器的状态保存到一个数据结构中,然后在恢复执行时再恢复这个状态。
综上所述,实现协程的关键就在于上下文切换和状态保存。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C语言中实现协程的案例。
例子1:使用C库ucontext实现协程
步骤1:定义上下文结构体
我们可以使用ucontext
库定义一个协程上下文结构体,用来保存协程函数栈和寄存器的状态。
#include <ucontext.h>
typedef struct coroutine {
ucontext_t ctx;
void (*fun)(struct coroutine*);
void *arg;
char *stack;
} coroutine_t;
其中,fun
是协程函数的入口地址,arg
是传递给协程函数的参数,stack
是协程函数的栈空间。
步骤2:初始化上下文
需要初始化上下文时,我们可以使用getcontext
函数来读取当前上下文的信息,并将它保存到协程上下文结构体中。
void init_coroutine(coroutine_t *co, void (*fun)(coroutine_t*), void *arg)
{
co->fun = fun;
co->arg = arg;
co->stack = malloc(STACK_SIZE);
getcontext(&co->ctx);
co->ctx.uc_stack.ss_sp = co->stack;
co->ctx.uc_stack.ss_size = STACK_SIZE;
co->ctx.uc_link = NULL;
makecontext(&co->ctx, (void (*)(void))fun, 1, co);
}
其中,STACK_SIZE
是协程函数的栈空间大小。
步骤3:切换上下文
要在协程中切换上下文时,我们需要调用swapcontext
函数,该函数会保存当前上下文的状态,并切换到指定的上下文状态中。
void coroutine_yield(coroutine_t *co)
{
swapcontext(&co->ctx, &main_ctx);
}
其中,main_ctx
是主上下文,用来保存主线程的上下文。
步骤4:恢复上下文
要恢复上下文时,我们需要调用setcontext
函数,该函数会恢复指定上下文的状态,并切换到指定的上下文中执行。
void coroutine_resume(coroutine_t *co)
{
swapcontext(&main_ctx, &co->ctx);
}
步骤5:切换协程
在协程中切换时,需要先保存当前协程的状态,然后再恢复需要执行的协程的状态。
void coroutine_switch(coroutine_t *cur, coroutine_t *next)
{
cur->fun = (void (*)(coroutine_t*))coroutine_yield;
next->fun(next);
}
其中,coroutine_yield
是一个通用的协程切换函数,用来将当前协程切换到主线程中执行,这个函数的实现很简单,就是调用swapcontext
函数切换到main_ctx
中执行。
例子2:使用C库fiber实现协程
步骤1:引入头文件
在C程序中引入头文件<ffi.h>
和<stdint.h>
。
#include <ffi.h>
#include <stdint.h>
步骤2:定义fiber结构体
我们可以定义一个fiber结构体来保存协程函数的状态。
typedef struct fiber {
ffi_closure *closure;
ffi_cif cif;
void (*fun)(struct fiber*, void*);
void *arg;
unsigned char *stack_start;
size_t stack_size;
} fiber_t;
其中,fun
是协程函数的入口地址,arg
是传递给协程函数的参数,stack_start
是协程函数的栈空间起始位置,stack_size
是协程函数的栈空间大小。
步骤3:初始化fiber
要初始化一个fiber时,我们需要分配栈空间,并将fiber函数的入口地址写入该空间。
int init_fiber(fiber_t *fiber, void (*fun)(fiber_t*, void*), void *arg)
{
fiber->stack_start = malloc(4096 * 64);
if (!fiber->stack_start) {
return -1;
}
fiber->closure = ffi_closure_alloc(sizeof(ffi_closure), &fiber->fun);
if (!fiber->closure) {
return -1;
}
if (ffi_prep_cif(&fiber->cif, FFI_DEFAULT_ABI, 2, &ffi_type_void, &ffi_type_pointer) != FFI_OK) {
return -1;
}
if (ffi_prep_closure_loc(fiber->closure, &fiber->cif, (void (*)(void))fiber_func, fiber, fiber->fun) != FFI_OK) {
return -1;
}
fiber->arg = arg;
return 0;
}
其中,ffi_closure_alloc
函数用于分配闭包用的内存,ffi_prep_cif
函数用于预编译函数调用的CIF (Call Interface),ffi_prep_closure_loc
函数用于创建一个代码闭包,fiber_func
函数是真正执行协程功能的函数。
步骤4:切换fiber
要切换到另一个fiber时,我们需要保存当前fiber的状态,并切换到指定的fiber中。
void fiber_switch(fiber_t *from, fiber_t *to)
{
ffi_call(&to->cif, FFI_FN(to->fun), NULL, &(to->arg));
}
其中,我们调用ffi_call
函数来切换到指定的fiber中执行。
示例说明
上述例子1和例子2分别使用了C库ucontext和fiber来实现协程。两个例子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但其本质都是利用上下文切换和状态保存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协程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如何切换上下文。只有正确地切换了上下文,才能够实现正确的协程功能。
总而言之,实现协程需要深入了解上下文切换和状态保存的原理,以及C语言中的协程库的实现方式。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使用协程。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C语言中实现协程案例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