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ython的命名空间和作用域,我可以提供以下完整攻略:
Python进阶_关于命名空间与作用域(详解)
什么是命名空间?
命名空间是Python中用于标识变量名称可用范围的一种机制。简单来说,命名空间可以理解为变量名和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它定义了变量在程序中的可见范围,决定了程序中变量的访问权限。
在Python中,命名空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 内置命名空间(built-in namespace):如int、list等,Python解释器会自动载入内置模块,使得这些名字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import语句。
- 全局命名空间(global namespace):模块中定义的变量,以及在函数外部定义的变量,都会被放到全局命名空间中。
- 局部命名空间(local namespace):一般指函数内部的命名空间,其中定义的变量只在函数内部有效。
什么是作用域?
作用域是指程序中变量的可见范围,Python共有两种作用域:
- 全局作用域:在整个程序中都可以访问的变量。
- 局部作用域:在特定范围内才能访问的变量,如函数内的变量。
Python中的作用域规则
Python中的作用域规则可概括为LEGB规则,分别代表本地作用域(Local)、封闭作用域(Enclosing)、全局作用域(Global)和内置作用域(Built-in):
- Local作用域:函数内部的作用域,局部变量的作用域只限于函数内部。
- Enclosing作用域:非全局作用域,来自在当前函数的外部但包含它的函数中定义的变量。
- Global作用域:在模块作用域内定义的变量,其作用域为整个文件,被任何函数和方法所访问。
- Built-in作用域:Python内置函数和模块定义的作用域。
示例说明
示例一
x = 10
def my_func():
print(x)
my_func() # 输出:10
以上代码中,x
定义在全局命名空间中,my_func()
中也可以访问到它,因此输出的结果为10。
示例二
def outer():
x = 10
def inner():
x = 5
print(x)
inner()
print(x)
outer() # 输出:5 10
在以上代码中,inner()
函数中的变量x
属于局部命名空间,因此inner()
的输出结果为5。x
的值在函数外也被定义为10,因此在outer()
函数中输出结果为10。
希望以上的攻略可以帮到你。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Python进阶_关于命名空间与作用域(详解)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