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 中的 k-平均聚类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它可以将数据集分成 k 个簇,每个簇包含相似数据点。在 OpenCV 中,可以使用 kmeans 函数来实现 k-平均聚类算法。
使用 k-平均聚类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 读取数据集
- 转换数据类型
- 运行 kmeans 函数
- 绘制聚类结果
以下是两个示例说明:
示例一:使用 k-平均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聚类
要使用 k-平均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聚类,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 读取图像
img = cv2.imread('image.jpg')
# 转换数据类型
data = img.reshape((-1, 3)).astype(np.float32)
# 运行 kmeans 函数
criteria = (cv2.TERM_CRITERIA_EPS + cv2.TERM_CRITERIA_MAX_ITER, 10, 1.0)
k = 8
_, labels, centers cv2.kmeans(data, k, None, criteria, 10, cv2.KMEANS_RANDOM_CENTERS)
# 绘制聚类结果
centers = np.uint8(centers)
res = centers[labels.flatten()]
res2 = res.reshape((img.shape))
cv2.imshow('image', res2)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这将读取名为 image.jpg 的图像,并使用 k-平均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聚类。最终结果将在窗口中显示。
示例二:使用 k-平均聚类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聚类
要使用 k-平均聚类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聚类,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数据集
data = np.random.randint(0, 100, (100, 2)).astype(np.float32)
# 运行 kmeans 函数
criteria = (cv2.TERM_CRITERIA_EPS + cv2.TERM_CRITERIA_MAX_ITER, 10, 1.0)
k = 2
_, labels, centers = cv2.kmeans(data, k, None, criteria, 10, cv2.KMEANS_RANDOM_CENTERS)
# 绘制聚类结果
colors = np.array([[255, 0, 0], [0, 255, 0], [0, 0, 255], [255, 255, 0], [255, 0, 255], [0, 255, 255]], dtype=np.uint8)
res = colors[labels.flatten()]
res2 = res.reshape((100, 100, 3))
cv2.imshow('image', res2)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这将生成一个包含 100 个数据点的数据集使用 k-平均聚类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聚类。最终结果将在窗口中显示。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Opencv k-平均聚类算法第三步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