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优化是提高网站性能的关键,其中重要的参数包括key_buffer_size和table_cache。以下是关于这两个参数的详细攻略:
key_buffer_size
key_buffer_size是MySQL中用于缓存索引文件的参数。它是MySQL中最重要的优化参数之一,因为它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MySQL执行查询的速度。
如何设置key_buffer_size
设置key_buffer_size的值需要根据系统的内存大小和MySQL使用的程度而定。一般来说,可以将key_buffer_size设置为服务器内存的25%。
在my.cnf文件中,可以找到key_buffer_size参数的位置,将它的值设置为自己需要的内存大小。比如:
#my.cnf
key_buffer_size = 256M
示例说明
假设一个MySQL服务器只运行了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有一个数据表含有约100W条记录,其中一个包含用户注册信息的字段需要被频繁查询,那么可以根据数据库所在的服务器可用内存设置key_buffer_size,并将它的值设置为200MB。这样可以将该字段的索引文件缓存到内存中,以加速查询速度。
另外,设置大了也会存在问题。如果服务器内存不足,设置key_buffer_size太大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出现Swap现象,反而会降低MySQL的查询性能。所以,使用key_buffer_size参数时,需要进行适度优化。
table_cache
table_cache是MySQL存储Engine的缓存参数,它可以存储常用的Engine对象和表定义,提供存储引擎对象的信息,并加快对表的定义访问。
如何设置table_cache
在my.cnf文件中可以找到table_cache参数。在度量应用程序、资源和数据库存储引擎之前,建议将table_cache设置为4096作为起始值。可以将table_cache的值设置为:
#my.cnf
table_cache = 4096
示例说明
对于一个包含1万条记录的MySQL表,如果MySQL的table_cache值为1000,那么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表的查询性能。因为大部分记录的存储引擎信息都是在表打开时存储在缓存中的,而如果table_cache太小,那么这些存储引擎信息将无法存储在缓存中。所以,在这里可以考虑将table_cache设置得稍微大一些,比如设置为3000或4000。
综上所述,key_buffer_size和table_cache是MySQL中比较重要的性能优化参数。正确的设置可以显著提高服务器MySQL的查询性能。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mysql优化的重要参数 key_buffer_size table_cache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