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后端json数据的发送与接收详解
前言: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在现代的web开发中越来越流行,而其中前后端数据交互使用的json格式也变得愈加重要。本篇攻略将详细介绍前后端json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一、json数据格式
1.1 JSON介绍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它基于JavaScript语法的一个子集,可以方便地用来表示复杂数据结构。
另外,由于JSON格式是纯文本,它可以被任何语言解析和使用。利用它我们可以实现多种语言之间的交互。
1.2 JSON格式
JSON文字列类型必须使用双引号(不能使用单引号)
使用JavaScript对象的格式,可读性高,但与其他语言有所不同。如下代码所示:
{
"name": "pangxie",
"sex": "male",
"age": 18,
"email": "pangxie@qq.com",
"address": {
"city": "beijing",
"street": "longfusi"
}
}
1.3 JSON的数据类型
JSON的数据类型包括:number、string、boolean、null、array和object。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 number:这表示数字类型的数据,它的格式与JavaScript中的数字格式类似。
- string:这表示字符串类型的数据,需要用双引号把字符串包住。
- boolean:这表示布尔类型的数据,它的值只能是 true 或 false。
- null:这表示空值类型的数据。
- array:这表示数组类型的数据,它的值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
- object:这表示对象类型的数据,它的值包含在花括号{}中,属性和属性值之间使用冒号:分隔,属性之间使用逗号,分隔。
二、前端JSON数据发送
2.1 前端程序员的主要工作
前端程序员主要负责向后端服务发送json数据,并且解析后端服务返回来的json数据并展示。
2.2 常规方式
我们可以使用ajax库向后端服务发送数据请求,下面是一个jquery库的ajax示例:
$.ajax({
url: '/url', // 服务地址,可以是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
type: 'post', // 发送请求的方式,这里是post方式
dataType: 'json', // 后端返回的数据类型
data: { // 数据参数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key3: 'value3',
},
success: function (data) { // 成功时的回调
console.log(data); // 打印后端返回的数据
},
error: function (xhr, text, error) { // 发送失败时的回调
console.log('error:' + text);
}
});
三、后端JSON数据接收
3.1 后端程序员的主要工作
后端程序员主要负责接收前端发送过来的json数据,并处理后返回一个json数据给前端。
3.2 示例
这里使用Python Flask框架作为后端,使用POST请求参数传递json数据给后端: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jsonify, request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json-test', methods=['POST'])
def json_test():
if request.method == 'POST':
data = request.get_json() # 获取POST请求中的json数据
if data is None:
return jsonify({code: -1, msg: 'get json data error'}) # 如果获取的数据为空,返回错误信息
else:
return jsonify({code: 0, msg: 'get json data successfully', data: data}) # 返回一个json数据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host='0.0.0.0', port=8080, debug=True)
四、结语
本篇攻略主要介绍了前后端json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其中包括了json介绍、json数据格式、前端json数据发送、后端json数据接收等方面。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关于前后端json数据的发送与接收详解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