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dict和set类型的用法

yizhihongxing

1.什么是dict

我们已经知道,list 和 tuple 可以用来表示顺序集合,例如,班里同学的名字:

['Adam', 'Lisa', 'Bart']

或者考试的成绩列表:

[95, 85, 59]

但是,要根据名字找到对应的成绩,用两个 list 表示就不方便。

如果把名字和分数关联起来,组成类似的查找表:

'Adam' ==> 95
'Lisa' ==> 85
'Bart' ==> 59

给定一个名字,就可以直接查到分数。

Python的 dict 就是专门干这件事的。用 dict 表示“名字”-“成绩”的查找表如下: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我们把名字称为key,对应的成绩称为value,dict就是通过 key来查找 value。

花括号 {} 表示这是一个dict,然后按照 key: value, 写出来即可。最后一个 key: value 的逗号可以省略。

由于dict也是集合,len() 函数可以计算任意集合的大小:

>>> len(d)
3

注意: 一个 key-value 算一个,因此,dict大小为3。

2.访问dict

我们已经能创建一个dict,用于表示名字和成绩的对应关系: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那么,如何根据名字来查找对应的成绩呢?

可以简单地使用 d[key] 的形式来查找对应的 value,这和 list 很像,不同之处是,list 必须使用索引返回对应的元素,而dict使用key:

>>> print (d['Adam'])
95
>>> print (d['Paul'])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index.py", line 11, in <module>
    print (d['Paul'])
KeyError: 'Paul'

注意: 通过 key 访问 dict 的value,只要 key 存在,dict就返回对应的value。如果key不存在,会直接报错:KeyError。

要避免 KeyError 发生,有两个办法:

①是先判断一下 key 是否存在,用 in 操作符:

if 'Paul' in d:
    print (d['Paul'])

如果 'Paul' 不存在,if语句判断为False,自然不会执行 print d['Paul'] ,从而避免了错误。

②是使用dict本身提供的一个 get 方法,在Key不存在的时候,返回None:

>>> print (d.get('Bart'))
59
>>> print (d.get('Paul'))
None

3.dict的特点

dict的第一个特点是查找速度快,无论dict有10个元素还是10万个元素,查找速度都一样。而list的查找速度随着元素增加而逐渐下降。

不过dict的查找速度快不是没有代价的,dict的缺点是占用内存大,还会浪费很多内容,list正好相反,占用内存小,但是查找速度慢。

由于dict是按 key 查找,所以,在一个dict中,key不能重复。

dict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存储的key-value序对是没有顺序的!这和list不一样: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当我们试图打印这个dict时:

>>> print (d)
{'Lisa': 85, 'Adam': 95, 'Bart': 59}

打印的顺序不一定是我们创建时的顺序,而且,不同的机器打印的顺序都可能不同,这说明dict内部是无序的,不能用dict存储有序的集合。

dict的第三个特点是作为 key 的元素必须不可变,Python的基本类型如字符串、整数、浮点数都是不可变的,都可以作为 key。但是list是可变的,就不能作为 key。

可以试试用list作为key时会报什么样的错误。

不可变这个限制仅作用于key,value是否可变无所谓:

{
    '123': [1, 2, 3],  # key 是 str,value是list
    123: '123',  # key 是 int,value 是 str
    ('a', 'b'): True  # key 是 tuple,并且tuple的每个元素都是不可变对象,value是 boolean
}

最常用的key还是字符串,因为用起来最方便。

4.更新dict

dict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随时往dict中添加新的 key-value。比如已有dict: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要把新同学'Paul'的成绩 72 加进去,用赋值语句:

>>> d['Paul'] = 72

再看看dict的内容:

>>> print(d)
{'Lisa': 85, 'Paul': 72, 'Adam': 95, 'Bart': 59}

如果 key 已经存在,则赋值会用新的 value 替换掉原来的 value:

>>> d['Bart'] = 60
>>> print(d)
{'Lisa': 85, 'Paul': 72, 'Adam': 95, 'Bart': 60}

下面更新一下dict

d = {
    95: 'Adam',
    85: 'Lisa',
    59: 'Bart'
}
d[72]='Paul' 
print(d)

5.遍历dict

由于dict也是一个集合,所以,遍历dict和遍历list类似,都可以通过 for 循环实现。

直接使用for循环可以遍历 dict 的 key:
复制代码

>>>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 for key in d:
...     print (key)
... 
Lisa
Adam
Bart

由于通过 key 可以获取对应的 value,因此,在循环体内,可以获取到value的值。

例子:请用 for 循环遍历如下的dict,打印出 name: score 来。
复制代码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for value in d:
    print(value +':', d[value])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6.什么是Set

dict的作用是建立一组 key 和一组 value 的映射关系,dict的key是不能重复的。

有的时候,我们只想要 dict 的 key,不关心 key 对应的 value,目的就是保证这个集合的元素不会重复,这时,set就派上用场了。

set 持有一系列元素,这一点和 list 很像,但是set的元素没有重复,而且是无序的,这点和 dict 的 key很像。

创建 set 的方式是调用 set() 并传入一个 list,list的元素将作为set的元素:

>>> s = set(['A', 'B', 'C'])

可以查看 set 的内容:

>>> print (s)
set(['A', 'C', 'B'])

请注意,上述打印的形式类似 list, 但它不是 list,仔细看还可以发现,打印的顺序和原始 list 的顺序有可能是不同的,因为set内部存储的元素是无序的。

因为set不能包含重复的元素,所以,当我们传入包含重复元素的 list 会怎么样呢?

'''
学习中遇到问题没人解答?小编创建了一个Python学习交流群:711312441
寻找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帮互助,群里还有不错的视频学习教程和PDF电子书!
'''
>>> s = set(['A', 'B', 'C', 'C'])
>>> print (s)
set(['A', 'C', 'B'])
>>> len(s)
3

结果显示,set会自动去掉重复的元素,原来的list有4个元素,但set只有3个元素。

请用set表示班里的4位同学:

Adam, Lisa, Bart, Paul

s = set(['Adam', 'Lisa', 'Bart', 'Paul'])

7.访问set

由于set存储的是无序集合,所以我们没法通过索引来访问。

访问 set中的某个元素实际上就是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set中。

例如,存储了班里同学名字的set:

>>> s = set(['Adam', 'Lisa', 'Bart', 'Paul'])

我们可以用 in 操作符判断:

Bart是该班的同学吗?

>>> 'Bart' in s
#True

Bill是该班的同学吗?

>>> 'Bill' in s
#False

bart是该班的同学吗?

>>> 'bart' in s
#False

看来大小写很重要,'Bart' 和 'bart'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元素。

8.set的特点

set的内部结构和dict很像,唯一区别是不存储value,因此,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set中速度很快。

set存储的元素和dict的key类似,必须是不变对象,因此,任何可变对象是不能放入set中的。

最后,set存储的元素也是没有顺序的。

set的这些特点,可以应用在哪些地方呢?

星期一到星期日可以用字符串'MON', 'TUE', ... 'SUN'表示。

假设我们让用户输入星期一至星期日的某天,如何判断用户的输入是否是一个有效的星期呢?

可以用 if 语句判断,但这样做非常繁琐:

x = '???' # 用户输入的字符串
if x!= 'MON' and x!= 'TUE' and x!= 'WED' ... and x!= 'SUN':
    print ('input error')
else:
    print ('input ok')

注意:if 语句中的...表示没有列出的其它星期名称,测试时,请输入完整。

如果事先创建好一个set,包含'MON' ~ 'SUN':

weekdays = set(['MON', 'TUE', 'WED', 'THU', 'FRI', 'SAT', 'SUN'])

再判断输入是否有效,只需要判断该字符串是否在set中:

x = '???' # 用户输入的字符串
if x in weekdays:
    print ('input ok')
else:
    print ('input error')

这样一来,代码就简单多了。

例子:月份也可以用set表示,请设计一个set并判断用户输入的月份是否有效。

月份可以用字符串'Jan', 'Feb', ...表示。

months = set(['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x1 = 'Feb'
x2 = 'Sun'

if x1 in months:
    print ('x1: ok')
else:
    print ('x1: error')

if x2 in months:
    print ('x2: ok')
else:
    print ('x2: error')

9.遍历set

由于 set 也是一个集合,所以,遍历 set 和遍历 list 类似,都可以通过 for 循环实现。

直接使用 for 循环可以遍历 set 的元素:

>>> s = set(['Adam', 'Lisa', 'Bart'])
>>> for name in s:
...     print (name)
... 
Lisa
Adam
Bart

注意: 观察 for 循环在遍历set时,元素的顺序和list的顺序很可能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机器上运行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任务

请用 for 循环遍历如下的set,打印出 name: score 来。

s = set([('Adam', 95), ('Lisa', 85), ('Bart', 59)])

s = set([('Adam', 95), ('Lisa', 85), ('Bart', 59)])
for x in s:
    print (x[0] + ':',x[1])

10.更新set

由于set存储的是一组不重复的无序元素,因此,更新set主要做两件事:

一是把新的元素添加到set中,二是把已有元素从set中删除。

添加元素时,用set的add()方法:

#Python学习交流群:711312441

>>> s = set([1, 2, 3])
>>> s.add(4)
>>> print (s)
set([1, 2, 3, 4])

如果添加的元素已经存在于set中,add()不会报错,但是不会加进去了:

>>> s = set([1, 2, 3])
>>> s.add(3)
>>> print (s)
set([1, 2, 3])

删除set中的元素时,用set的remove()方法:

>>> s = set([1, 2, 3, 4])
>>> s.remove(4)
>>> print (s)
set([1, 2, 3])

如果删除的元素不存在set中,remove()会报错:

>>> s = set([1, 2, 3])
>>> s.remove(4)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KeyError: 4

所以用add()可以直接添加,而remove()前需要判断。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Python学习:dict和set类型的用法 - Python技术站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日 下午4:40
下一篇 2023年4月2日

相关文章

  • 一篇文章轻松学会python装饰器

    1. 函数 在python中,函数通过def关键字、函数名和可选的参数列表定义。通过return关键字返回值。我们举例来说明如何定义和调用一个简单的函数: >>> def foo(): … return 1 >>> foo() 1 方法体(当然多行也是一样的)是必须的,通过缩进来表示,在方法名的后面加上双括号()就能够…

    Python开发 2023年4月2日
    00
  • Python中__new__方法的详细教程

    只有继承于object的新式类才能有__new__方法,__new__方法在创建类实例对象时由Python解释器自动调用,一般不用自己定义,Python默认调用该类的直接父类的__new__方法来构造该类的实例,如果该类的父类也没有重写__new__,那么将一直按此规矩追溯至object的__new__方法,因为object是所有新式类的基类,若需要自定义_…

    Python开发 2023年4月2日
    00
  • Python学习:获取代理ip以及使用

    python爬虫浏览器伪装 #导入urllib.request模块 import urllib.request #设置请求头 headers=(“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9.0.2623.22…

    Python开发 2023年4月2日
    00
  • Python中struct 模块的使用教程

    1.struct 简单介绍 struct 是 Python 的内置模块, 在使用 socket 通信的时候, 大多数据的传输都是以二进制流的形式的存在, 而 struct 模块就提供了一种机制, 该机制可以将某些特定的结构体类型打包成二进制流的字符串然后再网络传输,而接收端也应该可以通过某种机制进行解包还原出原始的结构体数据 2.struct 的使用 str…

    python 2023年4月18日
    00
  • python学习:map函数和filter函数用法教程

    map()函数可以对一个数据进行同等迭代操作。 例如: def f(x): return x * x r = map(f, [1, 2, 3, 4, 5, 6, 7, 8, 9]) print(list(r)) map函数传入的第一个参数就是函数本身,即f。第二个参数是要操作的数据 map() 作为高阶函数,事实上它把运算规则抽象了,因此,我们不但可以计算简…

    Python开发 2023年4月2日
    00
  • Python重用父类方法

    一、重用父类方法 1 与继承没有关系的重用 指名道姓的使用 在子类里想用父类的方法,我们可以直接用父类名.方法名()—>父类里方法有几个参数就传几个参数 我们看起来是子类在调用父类的方法,但是实际上,这并没有存在继承关系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age=ag…

    Python开发 2023年4月2日
    00
  • python3教程:json、pickle和sqlite3持久化存储字典对象

    在各种python的项目中,我们时常要持久化的在系统中存储各式各样的python的数据结构,常用的比如字典等。尤其是在云服务类型中的python项目中,要持久化或者临时的在缓存中储存一些用户认证信息和日志信息等,最典型的比如在数据库中存储用户的token信息。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三种类型的python持久化存储方案进行介绍,分别是json、pickle和pyt…

    Python开发 2023年4月2日
    00
  • Python实现搭建-简单服务器教程

    Python动态服务器网页(需要使用WSGI接口),基本实现步骤如下:1.等待客户端的链接,服务器会收到一个http协议的请求数据报2.利用正则表达式对这个请求数据报进行解析(请求方式、提取出文件的环境)3.提取出文件的环境之后,利用截断取片的方法将文件名转化为模块名称4.使用m = __import__(),就可以得到返回值为m的模块5.创建一个env字典…

    python 2023年4月18日
    00
合作推广
合作推广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