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关于“微信小程序自己制作小组件实例详解”的攻略:
什么是小组件
小组件是一种自由组合,具备特定功能的组合、封装后的组件库。作为组件库的一部分,一个好的小组件应该能够在各种应用场景下有良好的兼容和复用性。
制作小组件
1.创建小组件
使用命令行创建小组件(假设小组件名字为 my-component):
# 使用命令行创建自定义组件
$ miniprogram-cli init --name my-component --type component
执行完以上命令后,我们会看到一个 my-component 的文件夹被创建。这个文件夹包含了我们所需要的两个文件:
├── /components/my-component/
│ ├── index.js
│ └── index.json
index.js 中定义了组件的逻辑,包括生命周期、事件处理等等,index.json
则是组件的配置文件。index.json 中最常用的属性就是 component 字段,用来声明当前文件夹是一个组件。
示例:
{
"component": true,
"usingComponents": {}
}
2.编写小组件
首先在 index.js 中声明自己的组件,并且导出:
Component({
properties: {...},
data: {...},
methods: {...}
})
在这里,我们有三个重要的属性:
- properties:组件的对外属性,用户可以在标签上通过属性的方式传递数据给组件;
- data:组件内部维护的状态信息,可以在组件内部自由改变;
- methods:组件的事件处理函数,可以在组件内定义各种触发事件的函数。
示例:
Component({
properties: {
text: {
type: String,
value: ''
}
},
data: {
count: 0
},
methods: {
handleClick: function (event) {
let count = this.data.count
this.setData({
count: ++count
})
this.triggerEvent('click', { count })
}
}
})
3.添加事件
在组件内部使用this.triggerEvent()方法,可以在小程序组件间实现传值和事件触发。
示例:
Component({
methods: {
handleTap: function () {
this.triggerEvent('myevent', { data: 'test' })
}
}
})
当小程序页面引入了该组件后(可以使用usingComponents属性引入),就可以在组件标签上监听此事件并响应。
示例:
<my-component bind:myevent="myevent" />
4.自定义样式
小组件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样式。在组件的 .wxss 文件中编写样式:
示例:
/* index.wxss */
.text {
color: red;
}
在组件的 .wxml 文件中引用样式:
示例:
<!-- index.wxml -->
<view class="text">{{text}}</view>
5.组件化开发
当一个小程序变得越来越大时,我们建议你采用组件化开发的方式。通过将页面拆分成若干个组件,每个组件维护自己的状态和逻辑,这样就可以使得代码更加易于维护和扩展。
示例:
例如在一个长列表页中,可以将每一项的渲染拆分成一个独立的组件;或者在一个固定底部的浮动按钮中,可以将按钮的样式和逻辑作为一个独立的组件进行开发。
总结
小组件的开发,让我们在小程序的开发中不在仅仅局限于页面,还能够更好的实现代码复用和高内聚低耦合的开发模式。小组件开发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自定义属性,添加事件,自定义样式等等,这些小技巧都非常有用,值得我们在实际开发中去体会和运用。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小程序 自己制作小组件实例详解 - Python技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