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排列和组合算法,我们可以采用循环、递归等多种方法。以下是实现排列和组合算法的一些关键步骤:
一、排列算法的实现
1. 确定排列的长度
在排列算法中,必须明确排列的长度,以便确定需要输出的排列数。假设排列长度为n,则排列的个数为n!,即n的阶乘。
2. 确定排列元素集合
在排列算法中,必须为元素集合确定正确的元素个数和元素取值范围,需要保证不重不漏地包含所有可能的元素。如果元素集合为{1,2,3,4,5},则元素个数为5。
3. 利用循环进行全排列
循环是实现排列算法最常用的方法。假设排列的长度为n,则循环的嵌套层数为n,每一层对应排列中的一个位置。在第i层循环中,通过枚举元素集合中所有可能的元素,来填充排列中第i个位置,从而生成全排列。
示例代码:
int a[10], book[10], n;
void dfs(int step)
{
int i;
if (step == n + 1)
{
// 输出排列
for (i = 1; i <= n; i++)
printf("%d ", a[i]);
printf("\n");
return;
}
for (i = 1; i <= n; i++)
{
if (book[i] == 0)
{
a[step] = i;
book[i] = 1;
dfs(step + 1);
book[i] = 0;
}
}
return;
}
示例说明:
本示例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三个全局数组a、book、n,分别用来存储排列、标记某个元素是否被使用过、确定排列长度。
其中的dfs()函数是使用深度优先搜索(dfs)的方式来实现排列算法的,step变量表示当前填充的位置,如果step等于n+1,则表示已经填充完毕,输出排列即可。
在dfs()函数中,我们首先对book数组标记当前元素i已经被使用,然后将i填充到a数组的第step个位置,继续递归调用dfs()函数来填充下一个位置,再将当前元素的使用状态置为未使用,返回前一步。
4. 利用递归进行全排列
另一种实现排列算法的方法是利用递归,将全排列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在每次递归调用中,将问题的规模不断缩小,最终得到排列。
示例代码:
void perm(int list[], int k, int m)
{
if (k == m)
{
// 输出排列
for (int i = 0; i <= m; i++)
printf("%d ", list[i]);
printf("\n");
}
else
{
for (int i = k; i <= m; i++)
{
swap(&list[k], &list[i]);
perm(list, k+1, m);
swap(&list[k], &list[i]);
}
}
}
void swap(int *a, int *b)
{
int temp = *a;
*a = *b;
*b = temp;
}
示例说明:
本示例中,定义了perm()和swap()两个函数,perm()函数使用递归的方式来实现排列算法,依次对集合中每个元素进行处理。
在perm()函数的第二个参数k表示当前正在处理的位置,第三个参数m表示自问题最后一个数的位置。如果k等于m,则表示已经得到一个排列,输出即可。
在perm()函数中,我们依次将每个元素和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并将问题规模缩小,即k和m分别向前移动一位,继续进行递归,直到得到全排列。
二、组合算法的实现
1. 确定组合的长度
在组合算法中,必须明确组合的长度,即从元素集合中选取的元素个数。假设组合长度为m,则从n个元素中选取的组合数为C(n,m)。
2. 确定组合元素集合
在组合算法中,必须为元素集合确定正确的元素个数和元素取值范围,需要保证不重不漏地包含所有可能的元素。
3. 利用循环进行组合
利用循环实现组合算法的方法与排列算法类似,只不过循环层数为组合长度m,每次选取一个元素,将其加入组合中,再继续选取下一个元素,直到组合长度为m。
示例代码:
int c[10];
void dfs(int start, int step)
{
int i;
if (step == m + 1)
{
// 输出组合
for (i = 1; i <= m; i++)
printf("%d ", c[i]);
printf("\n");
return;
}
for (i = start; i <= n; i++)
{
c[step] = i;
dfs(i + 1, step + 1);
}
return;
}
示例说明:
本示例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全局数组c,用来存储组合。然后,使用深度优先搜索的方式来实现组合算法。
在dfs()函数中,start表示可以选择的元素的最小下标,step表示当前选取的元素个数。如果step等于组合长度m,则表示选取完毕,输出当前的组合即可。
在dfs()函数中,我们通过嵌套的循环遍历所有的组合可能,不断向组合中添加元素。需要注意的是,在每次递归调用后,应该将之前添加的元素弹出,以便进行下一次搜索。
4. 利用递归进行组合
与排列算法类似,组合算法也可以利用递归来实现。对于包含n个元素的元素集合,从中选择m个元素进行组合。
示例代码:
void combine(int list[], int n, int m, int result[], int k)
{
if (k == m)
{
// 输出组合
for (int i = 0; i < m; i++)
printf("%d ", result[i]);
printf("\n");
}
else
{
for (int i = n; i >= m-k+1; i--)
{
result[k] = list[i-1];
combine(list, i-1, m, result, k+1);
}
}
}
示例说明:
本示例中,定义了combine()函数来实现组合算法,其中list数组存储了元素集合,n表示元素集合的大小,m表示选择m个元素进行组合,result数组存储当前组合,k表示当前已选择的元素个数。
在combine()函数中,我们通过递归调用不断缩小问题规模。如果k等于组合长度m,则表示已经选择完毕,输出当前组合即可。
在combine()函数中,我们从元素集合的最后一个元素开始,分别选择组合中的第k个元素,并将问题规模缩小为从前i-1个元素中选择m-k个元素进行组合。
本站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排列和组合算法的实现方法_C语言经典案例 - Python技术站